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6版:人文·晚潮
3  4  
PDF 版
· 城市
有雨飘落的地方
· 我的《哥德巴赫猜想》
· 回忆与思考
· 荒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我的《哥德巴赫猜想》
■向天笑
  第一次读到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是在小学的时候,从家里的旧书柜里无意中翻了出来,书页已经有些卷边了。至今还记得封面的图案:一棵挺拔的科学之树,树冠上是原子核和椭圆的电子轨道。这种原子图标和穿白大褂留白胡子的科学家老爷爷一样是那时常见的科学象征,每当在报纸杂志上看到这类图标我都感到肃然起敬,然后仔细阅读旁边的科学趣事或者科技新知之类,以便以后有机会在小伙伴们面前卖弄一二。

  那时候陈景润和哥德巴赫猜想这两个名字已经是如雷贯耳,一个中国数学家解决了几百年来全世界都没能解决的数学难题。小学低年级的时候还曾经被老师蒙过,以为陈景润证明了1+1为什么等于2这个问题,结果回家跟父母吹牛的时候露了馅,被父亲结结实实补了一堂算术课,倒是比别的同学更早知道了素数、合数为何物。如今看到这本书,读起来更是津津有味。其实《哥德巴赫猜想》是本报告文学集,里面除了陈景润,其他也都是当年家喻户晓的模范和明星,但这些文章随手翻翻总提不起太大兴趣,在我心里数学才是最玄妙最深奥的学问,是“自然科学的皇后”,比起其他艺术啊地质啊生物啊都要矮一点。只有“哥德巴赫猜想”一章,翻来覆去,百读不厌,虽然里面还带点那个历史条件下的政治化语言,让我觉得有些难以理解。但是整个故事足以让我怦然心动了:陈景润中学读书时知道了哥德巴赫猜想,立下宏愿,进入厦门大学研习数学,毕业后被华罗庚慧眼识得,之后苦修数年,采各家之长,终成正果,证明了1+2。我暗自幻想,倘若好好学习,说不定也能在数学上有一番成就,文章在结尾处不是说“现在,离皇冠上的明珠,只有一步之遥了。但这是最难的一步。且看明珠归于谁之手吧!”说不定就能归于我呢?后来知道,这篇报告文学曾经激励无数参加高考的青年人选择数学作为自己的事业。也许就如同当年的电影《少林寺》在中国所刮起的“武术热”一般。也许人在年少时总爱做这种英雄伟业的梦想,只是我更偏好于数学与科学上的梦想,并且常常为此激动不已。

  长大后渐渐地知道了关于陈景润和哥德巴赫猜想的一些别的评论,譬如说哥德巴赫猜想只是远离数学研究主流的孤立的猜想,数学上有很多比这重要得多的问题;譬如说全世界的当代数学家——哪怕是华人数学家,比陈景润优秀的不知凡几。1996年,陈景润和徐迟先后去世。徐迟在书中说:“那么弹指一挥间,就已到了2015年了。那时候,我也不过101岁,也不过是那时候人寿平均年龄的三分之二呵!”何等地豪情万丈,怎么就会在21世纪的门槛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呢。再后来,高考时,在反复的权衡之下终于选择报考了一门工科专业,玄妙与深奥的数学从此真的只是梦想了。如此种种,说起来,多少有点梦想幻灭的意思。

  读研究生以后,自己也逐渐学会了如何炮制种种“水一样”的报告论文并以此作为立身之本。虽不能说进入了学术界,但是耳闻目睹,种种不那么光彩的事情也不少。拉帮结派者有之,欺上瞒下者有之,学术腐败者有之,炒作概念者有之,不思进取坐吃老本者有之,只顾赚钱不顾学问者有之,在国外混个金字招牌回国来颐气指使者也有之。当然,还有对中国科技地位的深深无奈。有时不免会想,这些人是否和我一样曾经读过《哥德巴赫猜想》,是否记得扉页上那幅绘着巍峨群山的油画:“献给敢于攀登科学高峰的同志”,是否记得我们曾经有过“科学的春天”,是否记得我们曾经豪迈地“向科学进军”并为此激动不已。也许现在不复理想主义年代的激情是很正常的,正如人成年后不能总是执著于童年的梦想。但有些东西,也许是值得我们不断去追忆和玩味的。

  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陈景润先生故去10年了。我还记得10年前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为此作的专题节目,题目是“魂系哥德巴赫猜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晚潮 D0006 我的《哥德巴赫猜想》 ■向天笑 2008-1-18 钱江晚报d00062008-01-180000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