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3版:每日新闻·现场
3  4  
PDF 版
· 误把桐油当菜油
19人上吐下泻
· 年画,缩写在纸上的变迁
· 冰凌压塌高压电塔
· 电话答非所问
遭劫女子巧示警
· 孟祥斌塑像
永康“定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衢州收藏者晒出建国以来百余幅年画
年画,缩写在纸上的变迁
■本报通讯员 徐肖富 文/摄
  王汉龙是衢州市区一位出了名的收藏爱好者,古书、古画、古瓷器……他都感兴趣,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年轻人还收藏了一百多个品种的年画,目前正打算办一个展览。

  临近年关,带着好奇心,我拜访了这位年画收藏者。王汉龙所收藏年画的种类很丰富,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上世纪70年代的全都有。从50年代的歌颂劳模,60年代的向雷峰同志学习,到70年代的样板戏等等。

  把这些陈旧发黄的纸张摆在一起看,仿佛看到的是时代前进的步伐……

  时代烙印鲜明

  王汉龙的所有收藏中有这样两幅年画,一幅是《毛主席接见龙冬花》,另一幅是关于抗美援朝的《保卫和平》。

  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成立之初,建设祖国的劳动热情高涨,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了许多劳动模范。《毛主席接见龙冬花》就是一幅关于劳模龙冬花的年画。而保卫和平,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则成为另一个重要的年画主角。王汉龙说,这两副年画基本上可以代表那时候的时代特征。

  边看边聊,王汉龙所收藏另外两幅年画又引起了我的注意,《学习雷锋好榜样,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和《志在农村山水间》。在六十年代,有两个毛主席亲自发出的号召,就是“向雷锋同志学习”和“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当然年画作为当时重要的宣传载体,承担了使号召精神深入基层、深入百姓的任务。

  年画上的8部样板戏

  《红色娘子军》、《无产阶级的英雄李玉和》、《战斗友谊》等几幅关于革命样板戏的年画,很漂亮,王汉龙用玻璃框装着,挂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

  样板戏,对于年轻人来说,其实更多的只是闻其名,而未谋其面。王汉龙呵呵一笑,说“这些对于我们这些出身在七、八十年代的人来说都太陌生了,不过我也是通过收藏年画了解了一段又一段的历史。”接着他就一幅幅地讲起了那些样板戏的故事。《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那是一个中国八亿人民八部戏的年代。时代是在前进的,不是出生在那个年代的我们,今天还能看到这些年画,是一种幸运。

  年画上的主角越来越多

  王汉龙没有收藏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年画。他说,主要原因是因为太“杂”,没有鲜明的“年代个性”。

  王汉龙出生于1979年,他童年时代就在八十年代,小时候家里过年时的年画都是他去贴的,他贴得最多的是戏曲人物、领袖人物、福禄寿三仙。

  岁月,在一张张发黄的年画里流淌;生活,在我们的身边悄悄更新。如今,年画的主角已得到了广泛地拓展,领袖人物,生肖图案,金元宝、珠宝,人民币、美元,电影、电视、体育明星等等,更多你想得到的和想不到的,都成了年画的主角。

  与此同时,年画也向前发展了一大步,与“月历”结合,衍生出的挂历、台历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这使年画的实用性大大前进了一步。

  王汉龙说,“这可是件好事,说不定哪一天我也能上年画呢。”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现场 A0013 年画,缩写在纸上的变迁 ■本报通讯员 徐肖富 文/摄 2008-1-22 钱江晚报a00132008-01-2200008;48257178002CE173482573D7003A30D2[B1-叶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