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10版:漩涡
3  4  
PDF 版
· “杨帆门”引发的师道之争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因与女生发生肢体冲突而成焦点
“杨帆门”引发的师道之争
》》》》》本版稿件据据《南方周末》、《新民周刊》
  因为一道“门”,高校师生关系最近突然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被困在门中的主角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帆。

  1月4日晚,杨帆在上“生态经济与中国人口环境”选修课的最后一节课时,因为逃课学生人数太多而与一名欲离开教室的女学生肢体冲突,当事女生被送往校保卫处。随后,围绕学生和教师素质问题的争论便在网络上扩展开始,并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1月7日,同为中国政法大学教师的副教授萧瀚,在博客撰文力挺当事的学生,认为杨帆辱骂学生在先,有违师道,并提出“逃课是自由的象征”,再次引发网络热议。

  1月11日,萧瀚宣布辞职。但这场风波引发的讨论依然在网上、网下继续着。

  教授课上关门点名 女生离场引发冲突

  1月4日晚,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阶八大教室,“生态经济与中国人口环境”的最后一节课,上课时间6点45分已到,老师还未到,于是不少学生在上课之时把论文上交后就离开了。

  杨帆7点左右来到教室,先照着PPT讲了一会课,突然停下来,扫视了一下同学,发现人数大大不够,于是关门签到。“我们就揣度着没来的人要倒霉了,”然后杨帆开始骂那些走了的人,“那些学生不像话,把论文交了就想走,没道德欺骗老师……”杨帆扬言,缺席的学生全部都要“挂科”。

  后经统计,该课程报名有240人,有101人交完卷子就走了或听了几分钟就走了。

  渐渐地,教室门口渐渐聚集了二三十名选修此课的同学。不久,门外响起了轻轻的敲门声,杨帆并不理会。突然有人狠狠地踹了一下门,杨帆打开门开始大骂:“是谁踢的门给我站出来,扰乱课堂,混蛋,畜生!给我站出来,属老鼠的啊!!”杨帆见无人反应便愤而走进教室锁上了门,继续教育学生:“不要这样的学生,合起伙来跟老师捣乱。我这个人脾气大,别把我惹恼了。我要干事不对,我就不敢这么横……”

  杨帆骂了十分钟左右,一名女生背着书包欲离开教室,被杨帆喝止。女生回了一句:“老师上课讲这些你不觉得很无聊吗?”

  杨帆说:“你才无聊呢!你叫什么名字?”

  女生说:“我又没选你的课!”

  杨帆说:“滚出去!”

  女生说:“干吗要滚啊!好好地走出去。”

  杨帆这时冲出课室抓住女生手臂,扯住书包,要送去学校保安处。在拉扯中女生说杨帆“一点为人师表的尊严都没有”,还踢了杨几脚。杨帆怒不可遏,欲强行拉其去保卫处。期间很多同学加以劝说和制止。不久,保卫处的人赶到将女生带走。

  次日,杨帆在学校官方网站发布“致有关院领导的信”,对前天晚上的事件做了简要说明,并要求学校处理相关学生。同时委托其研究生公布了该课堂“未坚持听完课学生”的名单,称“原则上缺席者不能及格”。随后不久相关帖子都被删掉。

  同校教师立场对立 争议声中选择辞职

  事发之后,引发网上热议,也吸引了不少媒体的关注。不过相关报道大多站在杨帆立场,较少提到学生一方的意见,甚至有网站转载时冠以“因怒骂女学生,教授惨被殴打”等与事实不符的标题。

  “杨帆门”事件发生3天后,与杨帆同在中国政法大学的副教授萧瀚,在其博客上接连发表文章,“惊闻杨帆门事件,感想简单,但如鲠在喉,不得不发”,“教授之言行举止可谓斯文扫地——当然更是‘师’文扫地”;他支持学生选课与听课的自由,并声称自己的课堂“可以随便发言,不需举手”,“可以不来上,不需要请假”,从不限制学生进出,因为在他看来师生的尊重是相互的,“逃课是自由的象征”。

  萧瀚的这番言论引起了巨大的争论,有网友叫好,也有很多人质疑。有网友认为,如果按照这种方式上课的话,是极不负责任的,甚至遭网友谩骂。

  1月11日,萧瀚突然向法大提出辞职。在公开发布的《关于杨帆门事件的致歉与声明》一文中,萧瀚表示,“我的做法在实际效果上,已经给我的工作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及其学子们带来更深重的负面影响,而为了挽救目前的局势,我已辞去目前在中国政法大学的教职,辞职书已以特快专递的形式寄给学校人事处”。

  萧瀚表示,“我和杨帆教授往日无私怨,今日无私仇,我们甚至没有相互认识过。但是我和他有不共戴天的公仇,就是来自教师伦理之仇”。

  萧瀚还在辞职声明中说,“1月7日发表的那篇评论,由于一些背景性情况缺乏交代,导致了社会上许多朋友对我的误解及其随之而来的谩骂,对此,我曾一度失望、生气,但现在我很感谢你们”。

  这份辞职声明随即被转载,并瞬间成了焦点。在一直关注此事的中国政法大学校友论坛“沧海云帆”上,此前不少支持萧瀚的同学看到辞职声明后纷纷表示遗憾,甚至一位还留下了个人联系方式,一度想号召支持者联名上书校方留住萧瀚。

  但萧瀚却在“沧海云帆”上发帖《请同学们原谅我第一次对你们生气》,感谢大家的支持,并“请同学们立刻停止目前正在做的任何与我相关的事情,如果继续做,那就是害我,陷我于不义,若陷我于不义,那我就是对不起学校领导一直以来对我的关爱,我会终生惭愧”。

  事件折射深层问题 师生关系成为焦点

  “杨帆门”事件没有因为萧瀚的辞职而告一段落,相反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

  1月14日,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以《我们的好教员为什么被谩骂?》为题,发表声明支持并挽留萧瀚。何兵评价萧瀚“不是好员工,却是一个好教员”。

  他在文中说,这位老师向来“自由和散漫”,开会经常不到,表格基本不填,经常批评领导,主张教授专权,“弄得我这个‘领导’无从措手”。而在教员角度上,萧瀚却一直在“苦自己”。他的一节课内容,常要花几天闭门备课。

  关于所谓“师道尊严”,他这样说:“在我的课堂上,我也不禁止学生吃点东西。我认为这和他们的饥饿有关,和我的尊严无关。对于迟到的学生,我也从不斥责,因为年轻人正在长身体,睡过了头属于正常……我知道我的一些同事,对于课堂教学秩序有别样的认识,我也坚决地支持他们,这是教授的自由……我相信,正是这些不同风格的教授,组成丰富多彩的大学,使大学真实可爱并让人留念不已。”

  同何兵一样,在学校里,还有其他一些老师要求学校挽留萧瀚,而中国政法大学还未作出任何决定。

  回头看看网上,支持杨帆和支持萧瀚的两种声音也还依然存在,争论也依然在继续。

  萧瀚的同事兼好友、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王建勋这样说:“杨帆事件从表面上看,是他和一个学生的冲突,实际远远超越这点,可理解为一个公共事件,也就是萧瀚提到的教师伦理问题,到底教师和学生应当是种什么样的关系?”

  教师和学生到底应当是种什么样的关系?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答案。

  ■人物档案

  杨帆,男,1951年生于北京。198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日本经济研究所,获得世界经济硕士学位。

  1985年至1989年在深圳和天津开发区从事对外开放的研究工作,为天津开发区研究所所长。民主评议会主席。

  1989年至1993年在国家物价局涉外价格司任进出口处副处长,负责外贸和汇率管理工作。

  1994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室工作,1995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读在职博士,1999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现为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任国防大学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并兼任多所大学的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国际金融、涉外经济,特别是在人民币汇率等方面研究上有独到见解。同时涉及社会、文化以及国际问题的研究。

  主要著作:《探索之路》、《价格财政危机与反危机》、《汇率改革与金融创新》、《狙击风暴——人民币汇率走势与反危机》等,其中专著《人民币汇率研究——兼论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涉外经济》于2002年获得中国第13届国家图书一等奖。

  杨帆已经发表论文上千篇,著作15本,总字数超过1000万字。根据有关统计,杨帆在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被转载的数量,在经济学家中居全国第一。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漩涡 C0010 “杨帆门”引发的师道之争 》》》》》本版稿件据据《南方周末》、《新民周刊》 2008-1-28 钱江晚报c00102008-01-2800012;钱江晚报c00102008-01-2800013;钱江晚报c00102008-01-2800015;钱江晚报c00102008-01-2800014;钱江晚报c00102008-01-280000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