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3版:人文·文化新闻
3  4  
PDF 版
· 现在有52位成员的朱家
当年在中山路上是大户人家
· 国有博物馆,浙江免费开到县级
· 好多“杭州萝卜”
都想去老家看“祝福”
· 如何再次领先
要做三道测试题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好多“杭州萝卜”
都想去老家看“祝福”

1月31日我们一起去绍兴,接到通知的读者请准时到场
  本报讯 最正宗的绍兴“祝福”是什么样的?想知道这个答案的读者还真不少。这几天,报名参加绍兴“祝福”体验之旅的读者木佬佬,电话里或是网络跟帖中,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想去看看最正宗的绍兴“祝福”,体验一把传统的过年民俗。

  限于条件,我们只能邀请其中的10位读者作为代表,这两天我们会逐一电话确认。没接到通知的读者也不用太着急,各地过年风俗体验之旅还在继续进行中,如果有合适的地方,我们会再次组织大家去现场感受。

  俗话说,杭州萝卜绍兴种。不少说着一口地道杭州话的市民,其实追溯起来父辈或是祖辈都是绍兴人,所以这次的绍兴之行人气很旺,冒出来不少绍兴人后裔,想去看看从前老一辈人是怎么过年的。

  读者高晓彤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他说,他爸爸出生在绍兴,两岁时才随爷爷奶奶搬到杭州。久居杭州,很多绍兴的风俗都已经慢慢遗忘了,现在家里留下的一点绍兴味就是爷爷奶奶一口改不掉的乡音了。高晓彤说,他还记得小时候年年去绍兴扫祖坟,印象最深的就是那里的脚划乌篷船,脆脆的绍兴香糕,咸亨的五香豆,他很想趁这个机会再去回味一下。

  80后的宋先生则想把书本中的印象转化成真实的感受。他说,他以前只在小学课本里读过关于绍兴农村过年的描写。书上描写得再真切,缺了亲身体验,总有点隔靴挠痒的味道,所以很想参加这个活动。

  张先生是为了10岁的孩子来报名的。他说,小孩长那么大,洋节知道得不少,却一直少有机会体验传统民俗,这次报名就是想让他感受一把我们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

  请接到通知的读者千万记好我们的出发时间:1月31日早上8点,地点:浙江日报一楼大厅,让我们一起出发去寻访最正宗的绍兴“祝福”吧。                 本报记者 张 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文化新闻 D0003 好多“杭州萝卜”
都想去老家看“祝福”
2008-1-29 48257178002CE173482573DC0021ACAE[A1-张瑜≈B1-方时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