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16版:发现
3  
PDF 版
· 中美高中生
联合“探”火星
· 飞越地球 小行星今晚最亮
· 风,吹皱火星表面
· 科学实验新手段
细胞和酶替代老鼠
· 7只海豚鲨口救人
· 日本计划发射
高精度小型卫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卫星最近传回一组新照片显示
风,吹皱火星表面
  据悉,美国宇航局火星侦察卫星最近传回一组新照片,可以看到火星上的“床面形态”(又称“底形”,是风作用下堆积而成的一种地形),其中一个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是沙丘。

  对于研究火星大气和地形的科学家来说,这个红色星球上出现的“风雕”地貌无疑让他们的脑海中出现一个个大问号,因为他们无法确定火星上的风是否强大到足以形成这种地质特征的程度。

  美国宇航局位于加州帕萨迪那的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内森·布里奇斯说:“在更大的沙丘顶部,我们看到了相对较小的沙底形。当把照片进一步放大时,我们又在顶部发现了第3组底形。在地球上,小型底形最短时一天内就可形成并随时间发生改变。”

  火星上的其他底形个头更小,并且拥有更多的线性波纹,这样的底形是由沙子与粗糙的颗粒混合在一起形成的。火星侦察卫星传回的照片是有关在岩石顺风面风作用下沉积物堆积的最新详细资料。布里奇斯说,类似的“风尾”将告诉人们火星上的风到底朝着哪个方向吹。此前,只有漫游者和登陆车看到过类似的地貌。

  利用亚利桑那州大学的“高清晰成像科学实验”照相机,火星侦察卫星在火星地表以上155至196英里的区域,发现了最小时只有20英寸的底形地貌。现在,研究人员可利用“高清晰成像科学实验”拍摄的照片,推断整个红色星球的风向。

  通过“高清晰成像科学实验”拍摄的新照片,研究人员得以了解更为详细和准确的表面结构和特征,有助于揭开风蚀脊形成之谜。

  本报通讯员 杨孝文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发现 D0016 风,吹皱火星表面 2008-1-29 48257178002CE173482573DE0029B6B6[A5-一≈B1-朱国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