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3版:每日新闻·新教育
3  4  
PDF 版
· 晒晒大学生的孝心年货
· 这里的医生
不穿白大褂
· 一堂大课70人 老师做起乖学生
· 创业基地一年孵化企业5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1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创业基地一年孵化企业5家
宁波大学创业指导模式显成效
  本报讯 自2006年9月第一批创业团队入驻宁波大学大学生创业基地至今,创业基地成功孵化企业5家,为学校提供了600余个勤工俭学岗位,为2007届毕业生解决就业岗位10余个。宁波大学创业指导模式实践中初步显示出成效。

  宁波大学一贯重视学生创业指导工作。2005年11月,学校成立创业指导中心;2006年9月,大学生创业基地建成,办公面积达千余平方米。配合硬件设施,创业指导中心启动“项目准入、全真管理、企业孵化、定期考核”四级联动指导模式。“项目准入”是指所有入驻创业基地的团队,必须携带经过相关论证和学校审核、有一定的发展潜力项目。创业指导中心对这些项目进行再论证之后,对学生发出是否准予入驻的通知。

  “全真管理”要求入驻创业基地的各团队需要按照企业模式运作,从规章制度、运行机制、人员管理、绩效考核等方面,都要有一套系统的方案;“企业孵化”是指对那些符合小企业运行条件、具备进入大市场条件的团队,学校扶助其注册成立有限公司,加快团队身份变化;“定期考核”意味着学校每年对各个团队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考核,对于表现突出的团队,根据《华夏创业奖励基金评定办法》,发放一定奖金。

  一年半以来,入驻基地的创业团队在该模式的指导下良性运作,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宁波卓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血液分析仪”、仰利得团队的“旧书的流通价值”、南斗星团队的“校园连锁经营”取得不少成绩。在2007年5月的中国(宁波)科技创业计划大赛中,锐思创业团队获得新苗奖。2007年11月,宁波卓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左富强获得“浙江省大学生创业之星”称号。     本报通讯员 皇甫晓宇 郭玲

  本报记者 梁建伟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新教育 A0013 创业基地一年孵化企业5家 2008-1-29 48257178002CE173482573DE00307B5C[A1-兰杨萍≈B1-兰杨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