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16版:发现
3  
PDF 版
· 猕猴
艰难
度寒冬
· 一颗小行星今日逼近火星
· 全球癌症死亡人数
到2020年可能翻番
· 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再次喷发
· 口服避孕药:防癌还是致癌
· 大部分燃烧耗尽
小部分坠入海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口服避孕药:防癌还是致癌
  自口服避孕药问世以来,关于其副作用的争议始终没有停息。

  有很多研究表明,口服避孕药可以降低卵巢癌的风险。但也有研究认为,口服避孕药会增加乳腺癌和宫颈癌的风险。媒体上充斥的各种说法,常常让人困惑不已:口服避孕药在履行其避免怀孕职责之余,究竟是预防癌症的天使,还是引发癌症的杀手?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的最新分析则认为,口服避孕药更多地扮演着天使的角色。换句话说,在癌症这个问题上,服用避孕药利大于弊。英国癌症研究院流行病学所瓦莱莉·贝拉尔博士及其同事对45项口服避孕药与卵巢癌的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这些研究共涉及英国、美国、中国等21个国家的10余万名妇女。

  服用避孕药的通常为二三十岁的年轻女性,而卵巢癌多发生在50多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所幸的是,上述研究团队发表在本周《柳叶刀》杂志的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在停止服用避孕药以后,该药物对于防卵巢癌的保护作用可以持续30年以上。自50年前问世以来,口服避孕药已经避免了20万起卵巢癌病例和10万起卵巢癌死亡案例。

  一般说来,服用避孕药的时间越长,保护效果越好。如果一名女性持续10年服用避孕药,她在75岁以前患卵巢癌的几率约减少1/3。研究团队同时表示,目前尚不了解避孕药预防卵巢癌的具体机制。

  相比之下,当女性停止服用避孕药以后,乳腺癌和宫颈癌的风险不会继续增加。

  避孕药在一些国家属于处方药,加上媒体对于其可能增加癌症风险的渲染,服用人群依然有限。为此,《柳叶刀》杂志发表社论称,现在已经有了强大的证据,说明避孕药应当作为非处方药,为更多女性提供一种便利的选择。

  20世纪80年代以前,避孕药基本上是高收入国家女性的“专利”。但到了2002年,全球1.2亿服用者中约2/3来自中低收入国家。研究团队推测,随着服用者年龄的增长,以及中低收入国家服用者的增多,避孕药在今后数十年中每年将避免约3万起卵巢癌病例。

  与安全套相比,避孕药无法起到减少性病和艾滋病传播的作用,恐怕不适用于多性伴的女性。此外,如果不是为了避孕,仅仅将避孕药用来预防卵巢癌,显然并非明智之举。但对于性伴侣稳定的女性来说,如果适合选择口服避孕药这种避孕方式,减低卵巢癌风险或许是一种额外的奖赏。         本报通讯员 樊朝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发现 D0016 口服避孕药:防癌还是致癌 2008-1-30 48257178002CE173482573DF00139AE3[A5-李虎军≈B1-朱国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