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我们家可谓是喜事连连:儿子大学毕业后考上了衢州市里的一家银行,了了我的一桩心事;我家的“农家乐”事业蒸蒸日上,营业额达到了20多万元。如今我的日子是过得越来越舒畅,这得感谢乡里提出的发展“农家乐”政策。我今年55岁了,在我看来,我们村里这30年来最解放思想的一件事,那肯定是这“农家乐”了。
先说说我们的黄土岭村。村子所在的七里乡位于衢州市区西北部,是个纯山区乡,森林覆盖达98%。村子依山傍水,空气中富含负离子,土特产也很丰富。在没发展“农家乐”之前,村里的传统产业是毛竹、高山蔬菜、劳务输出等。
但是实践证明,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这种保守的发展理念只能解决一部分人的温饱问题,不能最终带动全村人脱贫致富。2004年底,七里乡新的班子成立后,全乡上下开展了“解放思想,冲破禁锢”的大讨论,明确提出了发展“农家乐”的思路,并把黄土岭村定为试点村。
但这事情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说实话,虽然我经常在外面跑,但对“农家乐”这一新鲜事物心里还真没底,当时我就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们这山窝窝有什么好玩的,办‘农家乐’一年300元钱收入不知道有没有?”
2005年春节过后,黄土岭村的“农家乐”正式做起来了,到了五一节的时候一炮打响。你2005年夏天来的时候(注:本报记者曾于2005年夏天随中国美院学生到黄土岭村采访),黄土岭村的“农家乐”已有一定的知名度,经济效益越来越好,参与的农户也渐渐增多。去年3月28日,村里的龙潭山庄开张了,这个山庄由上海客商投资2000多万元、按照四星级宾馆装修的山庄效益不错,省里和市里的许多会议都专门跑到那里去开。
发展农家乐,可以说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黄土岭村最解放思想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