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2版:人文·文化新闻
3  4  
PDF 版
· 晒晒我们村解放思想的事
· →→白沙村
我们村发现
不砍树赚的钱更多
· →→下河村
我发现回家种花
比在外打工有名堂
· →→黄土岭村
我们村发现
搞农家乐很有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白沙村
我们村发现
不砍树赚的钱更多

■讲述者 临安白沙村村民 吕建中
  提起我们白沙村,很多人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哦,姚明拍婚纱照的地方”。

  不过,时间往前倒推十几年,村民们肯定想不到,不砍树居然还能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的经济效益。

  要说我们村里最解放思想的一件事,那肯定要数上世纪90年代初实行的封山育林政策,不但生态环境变好了,村民们的收入也大大提高了。现在村里发展生态旅游,搞农家乐,我家的房子每年光租金就有10万元进账,外加山上种的山核桃、茶叶、毛竹等经济作物的收成,在外面打打工什么的,一家人的小日子过得舒适又惬意。而村里100多户村民,有六七十户人家都像我家一样,靠农家乐让生活水平上了好几个档次。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白沙村几乎家家都是靠砍树烧木炭挣钱的。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守着这么大一片森林,砍树挣钱似乎是天经地义的。1983年实行分山到户,那时候人心不稳定,担心政策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变,所以拼命砍树。村里很多人这么想。

  上世纪90年代初,白沙村开始推广种植山核桃、茶叶、竹笋等经济作物,以取代砍树烧木柴这条破坏环境的生财之道。不过,开始几年,村民们并不认同。觉得村干部断了自己的财路,所以对封山育林的做法都带着抵触情绪。

  不过,慢慢的,村民们开始尝到了种植经济作物的甜头。村里从外面请来了技术员,教大家怎么提高作物的年产量,怎么搞促销,这样每年卖卖山核桃、茶叶、竹笋之类的,似乎也不比砍树烧木炭挣得少。而发大水的日子也比以前少了很多。

  1997年的一天,我们发现,村里来了一批外地专家,其中还有一个外国人,一群人在山上山下转了很长时间,还不时地指指点点。他们走后没多久,村里宣布要搞生态旅游,开发农家乐。

  以前是砍树挣钱,没想到现在不砍树挣钱更多。每天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我们觉得人的观念要跟上时代才能过得好。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文化新闻 D0002 →→白沙村
我们村发现
不砍树赚的钱更多
■讲述者 临安白沙村村民 吕建中 2008-1-30 钱江晚报d00022008-01-30000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