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5版:风雪叙事·互助
3  4  
PDF 版
· 寒风里,千份热食送旅客
· 年夜饭,请来我家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本报“温暖倡议”得响应——
寒风里,千份热食送旅客
  昨日,本报网络版义工联盟发出了 “风雪阻归途,给他们送去温暖”的爱心倡议,在短时间里得到了广大市民和热心企业的积极响应。昨天下午,本报网络版记者跟随浙江麦当劳公司的志愿者们,一起前往安置着部分滞留旅客的中闽大厦,将1000份热腾腾的爱心食物送到了他们手上。

  爱心,源于本报“温暖倡议”

  “看到了你们网络义工联盟的‘温暖倡议’,我和同事们就决定要做些什么。”浙江麦当劳公司的志愿者周仰燕说:“我们已经和省红十字会联系好了,送一些食品给滞留的旅客们。”

  下午4时14分,记者来到事先约定好发放食物的红星剧院三楼,然而由于红星剧院滞留了较多旅客,考虑到安全原因,他们建议将食物送给更合适的接受单位。

  随后,在省红十字会负责人帮助下,麦当劳公司的志愿者们联系上了位于中闽大厦的一处滞留旅客安置点。

  行动,为了那些民工兄弟

  中闽大厦就在城站火车站边上,楼上也安置了三个车次、数千名滞留的乘客。我们赶到那里时已是夜里6点30分。

  先行一步跑进大厦里的志愿者吴艇冲着我们远远地挥手:“这里妇女儿童比较多,急需热腾腾的食物!”

  一听这话,志愿者们顿时有了力气,司机师傅一开后车门,大家就冲上去用大衣裹住食品箱子往大厦里抱。

  天气寒冷,我们一直担心食品会冷掉。但或许是志愿者的爱心感动了老天,当我们抱起汉堡的包装盒时,冻僵的手掌心里明显感觉出了温暖。而打开茶桶时腾起的热气与芬芳,让在场的人更是笑出了声来。

  “都是热的!不对,是烫的!”

  “小孩子这下可要开心了。”

  ……

  帮我们搬保温桶的军人、和我们一起抱着食品箱子的政府工作人员、抬来铁桶倒茶、拿纸巾和一次性杯子的志愿者……很多认识的、不认识的人,都在这小小的、亮着温暖灯光的前厅里亲密无间地协作着,为了那些在楼上等候着归家列车的民工兄弟,为了那些视杭州为“第二故乡”的外来乡亲。

  所有食品顺利交接完毕后,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政府南星街道的赵书记和朱副主任亲切地与志愿者们握手表示感谢。我们沿着楼梯向上看,有几个好奇的孩子探出头来,盯着茶桶张望。

  这1000份热气腾腾的食品饮料,将会被优先送给孩子和妇女们。希望他们能在寒冷的冬夜里感受到来自志愿者的一份温暖。

  热情,让我们感动

  在昨天,除了浙江麦当劳公司的志愿者们,还有无数热心网友出谋划策,有的还身体力行,要求参加到本报组织的活动中来,他们的热情让我们无比感动。

  有网友表示,可以将熬煮的红糖姜汤水或者米粥分给滞留的旅客,网友“一页书”则希望能动员大家把不太穿得着的衣服送给他们御寒。

  网友“DOVE”认为他们最需要的是春运和天气的信息,最好能在大屏幕上滚动播放最新雪情。

  网友“塞牙缝的水”则觉得既然有部分旅客被安置在红星剧院里面,就可以好好利用剧院的优势,可以播放音乐,或者组织义工去表演相声、小品、歌舞等,缓解大家的焦虑心情。

  还有不少网友在为这些民工朋友们祈祷,网友“白天黑夜”说,他们辛苦劳累了一年,希望天气快快好转,让他们过个团团圆圆的好年吧!

  作为红星剧院的一位员工,网友“若花生”连续3天用图像和文字记录了剧院内滞留旅客的真实状态,不过他觉得自己的力量太过单薄,他呼吁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这送温暖的行列。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我们钱报网络版志愿者为滞留的乘客们送上了一份温暖,同样有一份温暖留在了我们的心底。

  征集,依旧火热进行

  目睹着有家不能回而焦虑不已的民工朋友,听闻着这些忙碌奔走不计辛劳的热心市民,正在读报的您是否也在考虑:我能做点什么呢?

  欢迎大家继续登录钱报论坛“义工联盟板块”,将你的 “爱心点子”发到本报论坛“义工联盟”板块,或是直接加入钱报义工QQ群:24450105,24450105,我们会及时讨论并做出最终的活动方案。同时也欢迎在杭企业拨打本报热线96068与我们联系,捐出食品与其他实用物资,共同为滞留在杭州的民工弟兄们献上一分温暖,共同抵御冰雪的寒冷。

  本报记者 王科 朱韶蓁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风雪叙事·互助 A0005 寒风里,千份热食送旅客 2008-1-30 钱江晚报a00052008-01-3000013;48257178002CE173482573DF00460F30[A1-王科≈B1-李晓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