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5版:风雪叙事·民生
3  4  
PDF 版
· 探问“雪中孤岛”
· 天一黑
就躲进被窝睡觉
· 半夜起来
烧开水
· 挑着年货走上山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3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连日低温雨雪,我省部分山区乡镇陷入封道断行、停水停电困境。居民们生活如何?本报记者——
探问“雪中孤岛”
  连日低温雨雪,我省部分山区乡镇陷入封道断行、停水停电困境。居民们生活如何?本报记者——

  探问“雪中孤岛”

  没电的日子好难熬

  连续多日的低温雨雪天气,绍兴地区东部部分山区的电网遭遇了多年罕见的严重覆冰之灾,24个乡镇和421个行政村停电,经电力部门全力抢修,到昨晚17点,尚有6条线路,103个村未恢复送电。

  昨天,记者赶到新昌县儒岙镇,这是新昌海拔最高的山区乡镇之一,当地的百姓已经在无电状态下生活了3天。前来支援新昌儒岙镇抢险的省电力公司农电工作部张国庭主任说:“这次冰灾对全省影响很大,绍兴损失是比较严重的,而儒岙会墅岭地段是最严重的。”

  断枝残竹拖累电线

  车行驶在新昌城区时,马路上连冰渣也找不到,然而一进入山区不到10分钟,路两边白皑皑的都是冰。

  举目望去,路两边一根接着一根的电线杆和纵横交错的电线网都像加上了一个水晶外壳,甚至不少电线杆的变压器以及电线上都能看到下垂的冰凌,长的有10厘米以上。

  这种冰之世界在南方很少见。同行的当地人告诉记者:“这里一年到头雾气重,是出好茶叶的地方。但现在又是雨又是雪,特别容易结冰,而且不容易融化。电线上的冰本来就很严重了,加上好多竹子和树枝都被冰压断了,也‘连累’了附近的电线。”

  唯一能用的电器是固话

  会墅岭村是从1月28日开始停电的,已经持续3天时间了。我们进村时,天已经黑了,由于没有电,村里特别安静,几乎家家都关着门,也很少看见人走动。

  村民盛新贤对记者讲诉了他这几天的无电生活:“电视看不到,也没法听收音机,手机成了摆设,家里现在唯一能用的家用电器是固定电话。晚上最难受,什么事情都做不成,想串个门走走亲戚都不行,只能早点睡觉。”

  盛新贤爱人盛清海的娘家在琅下村,还要往山里走半个小时。盛新贤说:“我今天上午给她家送年货,他们村更惨,连电话都不通了——好多电话线被雪压断了。有些人家现在过的就是全封闭的生活,不过好在我们农村人生活简单,吃的东西也有,还能过日子。”

  想给同学发发短信都不行

  在会墅岭村的一家小店前,店主潘先生告诉记者:“我的生意也受影响,大家都不出门了。不过蜡烛的生意倒是很好,不光普通的白蜡烛一下子卖光了,就连祭祖用的红蜡烛也没有了,我赶紧又去进了不少货。”

  在横板桥村,记者看到放假回家的高二学生徐晓兰带着弟弟去买蜡烛,可惜空手而回。她说:“村里已经停电三天了,前天早上停的电,但中午又来电了,没想到晚上我正在看电视时,又停电了。”在她家里,昏黄的烛光下,徐晓兰的妈妈正在洗碗煮粽子。徐晓兰说:“因为晚上天黑得早,所以现在我们家吃晚饭的时间要比平时早两个小时,本来晚上7点才吃,现在5点就吃好了。不过饭吃好后就没有事情做了,我本来想晚上练字的,现在也不行了。手机也没有电了,想给同学发发短信都不行。总之,没电的日子很难受。”

  在一旁的徐晓兰的妈妈说:“没电了,灶上的鼓风机就不能用了,火小很多,特别费柴。”徐晓兰的弟弟则大声喊到:“我喜欢看的动画片也看不到了。”

  本报驻绍兴记者 黄莺 本报通讯员 杨镠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风雪叙事·民生 A0005 探问“雪中孤岛” 2008-1-31 钱江晚报a00052008-01-3100021;钱江晚报a00052008-01-3100016;48257178002CE173482573E0004E0B96[B1-王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