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6版:天下·面孔
3  4  
PDF 版
· 普京称
严防国外势力干预选举
· 萨科齐
正式起诉瑞安航空
· 美联大代表“私通”伊朗
· 梅德韦杰夫
民调支持率超过70%
· 布莱尔加速“扒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2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70分钟网络视频让白宫大吃一惊
美联大代表“私通”伊朗
  一段1月29日出现的网络视频让美国白宫大吃一惊。视频中,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扎尔梅·哈利勒扎德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与伊朗外长共同参与一个讨论会,时间超过70分钟。

  哈利勒扎德此举没有事先征得政府许可,违反了美国孤立伊朗、不与伊朗官员公开接触的一贯做法。美国国务院发言人1月30日说,哈利勒扎德此举不代表美国有意改变对伊朗政策。

  哈利勒扎德触犯“禁忌”

  这段长达78分钟的视频出现在世界经济论坛网站和YouYube视频网站上。视频画面显示,赴瑞士达沃斯参加世界经济论坛的哈利勒扎德1月27日与伊朗外交部长马努切赫尔·穆塔基共同出席一次讨论会。国际危机研究组织主席加雷思·埃文斯担任主持,伊朗总统高级顾问塞迈尔·哈什米也现身会场。

  蹊跷的是,美国政府事先并未作出相关安排,也无意在如此重大国际场合与伊朗官方公开对话。《洛杉矶时报》说,白宫官员29日下午看到那段视频后,“感到吃惊和恼怒”。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美国国务院官员说:“哈利勒扎德没有得到授权,不能与伊朗外长及伊朗总统顾问公开联络。”他说,相关部门可能过问此事。

  美国和伊朗之间没有外交关系。美国政府多次指责伊朗暗中支持伊拉克武装人员,伊朗则坚决否认指控。两国间“狠话”频频,关系持续紧张。美国还屡屡指责伊朗的核计划,伊朗方面则坚持其核计划用于和平目的。

  为孤立打压伊朗,美国政府有个不成文规定:除特定渠道外,美国官员不得在公开场合与伊朗官员接触。久而久之,国际场合中“相互视而不见”成为美伊官员间的习惯动作。哈利勒扎德这次公然打破禁忌,自然让白宫颇感不快。

  发言人:“没有单独会谈”

  媒体报道发出后,哈利勒扎德的发言人理查德·格雷内尔出面说明情况。他强调,哈利勒扎德只是在组织者动员下参加了一个“多边会晤”,并未违反相关政策。

  格雷内尔说,哈利勒扎德与伊朗方面“没有单独会谈或对话,没有握手”。

  哈利勒扎德接受《洛杉矶时报》电子邮件采访时说:“国务院没有发起本次讨论会。那是一个多边场合,我们表达己方立场,伊朗说明他们的立场……我们在联合国大会等多边会议上也这么做。”

  会议主持人埃文斯说,这次会议是达沃斯论坛的一个活动。只因两名美国参议员会前宣布不再参加,哈利勒扎德才在最后受到邀请,加入讨论,因此他的名字没有出现在与会人员名册上。

  “在我看来,邀请他与会的决定十分正确,”埃文斯说,“他接受我的邀请,力图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空谈。”

  美称对伊立场不变

  虽然哈利勒扎德的举动有违惯例,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肖恩·麦科马克1月30日的表态却相对克制,并没有对他加以指责。

  麦科马克说,哈利勒扎德参加会议确实未经授权,但这只是一次单独事件。在伊朗承诺放弃铀浓缩活动前,类似会议安排不会再次出现。

  不过,麦科马克认为,哈利勒扎德的谈话没有突破美国对伊政策框架,“如果你阅读一下他的会议发言,(会发现)他当时一直在陈述或重申美国的政治主张”。

  问及这次会议是否表明美方可能改变对伊政策,麦科马克回答得十分干脆:“不会改变,没有新政策。”

  《纽约时报》说,美国现行对伊政策已走入困局,一些国务院官员认为,政府应取消预设的前提条件,与伊朗直接对话或谈判,而白宫则坚持伊朗必须首先停止铀浓缩活动。这次“公开会谈”事件再次表明,布什政府内部在如何与伊朗交往问题上存在分歧,观点、步调难以一致。

  韩墨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天下·面孔 C0006 美联大代表“私通”伊朗 2008-2-1 48257178002CE173482573E1004565B9[A1-新华社稿≈B1-郭云青]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