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5版:风雪叙事·群像
3  4  
PDF 版
· 冰山上的“来客”
· 晕倒在
600米高山上
· 电线杆上7小时
· 悬崖边,天降“绳”兵
· 眼睫毛上都结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2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总工程师樊勇
晕倒在
600米高山上

  持续的大雪除去对交通带来阻力外,电力系统也受到严峻挑战。昨天,记者跟随宁波电业局抢修工前往象山西周镇与宁海交界处海拔600多米的青井头山顶,那里正在抢修一条发生故障的线路。

  从宁波出发赶到象山县西周镇后,我们换了一辆轮胎上锁着铁链的黄色越野车。泥泞的山路左弯右弯,边上是悬崖,坐在后座的我紧紧抓着前面的座椅背。陈师傅很小心地把着方向盘,一边对我们说:“开这条路,心理压力太大了。”

  25分钟后,我们的车再也没法上了。远远望去,远处就是高高的电塔,上面还能看到一个个正在工作的电力工人。由于再往上的道路十分泥泞危险,加上没有专门的登山鞋,宁波电业局的同志阻止我继续往上。无奈,我只能在这里等待。

  正当我在零下5摄氏度的气温下冻得够呛的时候,几名电力工从山上背下来一个人,他是宁波市电业局总工程师樊勇。从组织人员调查故障原因、参加紧急会议制定方案到亲临一线上山指挥现场,在高负荷连续工作3天后,身患感冒的樊勇又跟着队伍爬上青井头山顶。连续几小时的爬坡、身体虚弱加上大脑缺氧,他突然晕倒在山顶,同事们连忙把他背下山。

  中午12点时,山上的工人下来了,抢修成功了。下午2点16分,2条22万伏线路全部通上了电,意味着象山用电警报解除。

  找出线路故障点的是象山供电局西周供电所线路运检班的功劳。班长何剑敏回忆:“29日下午4点20分,我们接到寻找故障的任务,3个人上山。5点20分时,我们在山中发现远处山头上冒着蓝色的火光。6点30分,我们到了故障点。那时还下着小雨,山上都是雪,路很不好走,但我们必须沿着电线走,才能找到事故原因,悬崖峭壁都得爬上去。”

  何剑敏说,下山时天完全黑了,他们只好借手机屏幕光往下爬。这3天,一线人员至少爬了3次山。 本报通讯员 邱国福

  本报驻宁波记者 曹婷婷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风雪叙事·群像 A0005 晕倒在
600米高山上
2008-2-1 48257178002CE173482573E1004625ED[B1-王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