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8版:风雪回家路·互助
3  4  
PDF 版
· 钟声穿越大风雪
· 邀请外乡人 同吃年夜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2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钟声穿越大风雪
杭州市领导和民工同敲祈愿钟
■本报通讯员 汪永春 何丽娜 李朝东 本报记者 章晴 孙连兴
  钟声穿越大风雪

  杭州市领导和民工同敲祈愿钟

  ■本报通讯员 汪永春 何丽娜 李朝东 本报记者 章晴 孙连兴

  昨天傍晚,下了一整天雪花的杭城,依然纷扬,马路上、树枝上、屋顶上、车顶上,都覆盖着厚厚一层白雪,在一片皑皑的白色中,一股暖流在南山路渐渐弥漫开来。雷峰塔边的藕香居里,热腾腾的饭菜端了上来;净慈寺里,悠扬的晚钟响了起来。在冰天雪地的严冬里,这温馨的一幕幕,温暖着留在杭州过年的外来务工者的心。

  在杭州创业已经十年的香港人王振邦,穿着新衣喜气洋洋地来了,杭州市四医院的杨玉孝,带着远道而来的妻子一起踏雪来了,德胜快速路立交工程的留杭民工段文彪也来了……由杭州市四套班子主办,钱江晚报、市总工会、市慈善总会、市饮食业同业公会等承办的2008“我们是一家人”外来务工创业人员新春年夜饭活动,就这样热热闹闹地开场了。

  面对400名杭州外来务工人员代表,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市长蔡奇、市政协主席孙忠焕一次次热情洋溢地举杯,一次次仔细真诚地嘘寒问暖。来自湖南郴州的段文彪感慨地说:“杭州人民对我们太好了!我真想年年都在杭州过年。”

  和市领导一起到净慈寺敲钟,为美好明天祈福,是活动的重头戏。昨夜,净慈寺的大门,为我们辛勤劳作的民工兄弟们敞开了。顶着越发紧密的飞雪,十多位民工代表来到净寺,怀揣着幸福与憧憬,一步步登上净寺的钟台。

  与市委书记王国平一起敲钟的是环卫工人董得伟,他来自河南洛阳,今年30岁的他,从16岁就来到杭州了。14年来,他没回过一次家,过年的时候,也总是和几个伙伴将就着煮几个菜,“我从没吃过这么好的年夜饭,从没敲过钟,更别说和杭州市的主要领导一起吃饭敲钟了……”董得伟搓着手,咧开的嘴一直合不拢。他偷偷地告诉记者,撞钟的时候他还许了个新年愿望:“希望今年能娶个媳妇,呵呵。”说完,他又乐了。

  外面的雪花依然很大,空气冷冷的。但是从花中城、从净寺走出来的朋友们,不仅身子是热乎乎的,连心也是热乎乎的。

  王振邦:

  祝愿社会稳定、物价不再上涨

  王振邦来自香港,10年前,这位来杭州创业的年轻人,说起在杭州创业的艰辛,感触非常深。

  王振邦说,1998年,他来杭州旅游,突然爱上了这座美丽的城市。于是,就想长期留在杭州工作。

  在香港,王振邦开过餐厅,他就想在杭州也开家餐厅。说干就干,从找店面到装修以及办理餐厅各项手续,前后两个月,在上城区湖滨街道东平巷社区,他就开办了一家叫百家味餐馆。

  因为有优越的政策,再加上王振邦自己的精心经营,如今,他的事业蒸蒸日上。不仅如此,王振邦还在杭州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

  事业小成,还有心爱的老婆和可爱的孩子,这些都是当初他没想到的。还有,他认识了好多朋友。

  饮水思源,王振邦说,如今的好日子还要感谢东平巷社区工作人员的热心帮助,因为每次遇到困难,社区工作人员都会帮忙解决,员工专业知识培训社区会帮忙,员工住宿社区会帮忙找。王振邦说,生活在杭州,就像生活在美丽的天堂。

  说到新年祈福:希望社会稳定!物价不上涨,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家人身体健康!王振邦一下子说了一大串新年新愿望。

  杨玉孝、李官儿:

  想长期留在杭州生活

  “咚…咚…咚…”随着三声悠扬的钟声响起,杨玉孝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意。

  杨玉孝今年56岁,是位医生。一年前,从遥远的青海只身来到杭州,现在杭州一家医院工作。

  “平时工作特别忙,尽管离净慈寺不是很远,但从未来看过,听说净慈寺敲钟许愿非常灵验,于是就报了名。”老杨说,不光是他报了名,他还为来杭州陪自己过年的老婆李官儿也报了名。

  对杭州的印象,老杨感触很深,他说,从青海来杭州工作1年,处处让他感到杭州的温暖。在杭州,逛西湖不用买门票、参观博物馆免费,即便是上公共厕所,也是免费。

  “因为我是外乡人,所以,我对在杭州的外乡人生活情况关注比较多。”老杨说,每年的春风行动,他都会看到一些困难外乡人受到捐助。

  老杨有3个孩子,本来过年,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会非常热闹,但因为他对杭州感觉特别亲切,于是,前些天,他远在老家青海的老婆,来杭州和自己一同过年。

  敲钟时,老杨说,他的祈愿是,家庭和睦幸福、第二故乡杭州更美丽!愿自己和老伴都生活在杭州。

  陈孝芳、赵流剑:

  在杭州结婚生个胖儿子

  陈孝芳来自江西南昌,现在杭州乔司一家服装公司上班。昨天下午,她和来自广西桂林的男朋友赵流剑,一同参加了净慈寺的敲钟祈福。

  小陈告诉记者,3年前,她从老家来杭州打工。1年前,她和现在的男朋友小赵相识。

  杭州让这对外乡人走到了一起。所以,他们都非常珍惜。这次,原本准备买车票回江西小陈家过年,可雨雪天,他们没买到返乡的车票。

  “从没留在杭州过年。所以,今年我们决定留在杭州。”小陈说,虽少了和家人团聚的欢乐,但在杭州,她们可以借机会好好游游杭州。毕竟,来杭州打工,平时游杭州的机会也太少。

  轮到陈孝芳和赵流剑时,小赵让小陈先上了敲钟台。

  三声钟声之后,小陈走下了敲钟台。

  “哇!听到钟声,我突然心非常的安静,我在默默祝愿我们在一起的幸福,也祝愿远在老家的父母身体健康。”

  小赵敲完钟后说,他的愿望是和女朋友早日结婚。之后,在生个可爱的宝宝。

  肖华:

  快些把建房欠款还上

  “从没想过,会来这里祈福。”肖华老家在安徽合肥,来杭州打工,也有10年时间,她的职业是环卫工人。

  肖华说,这些年来,她一直负责石桥支路一带的路面清扫。

  “我在杭州,没有感觉到自己是外乡人。”肖华说,这些年里,工作是辛苦了点,每天凌晨4点起来清扫卫生,但心里舒坦,因为这里,从来不会担心是否拿得到工钱。

  肖华说,他有个10岁的儿子,本来这个春节,她是要回家陪儿子过的,她已有4年没回家过年了,但这次天气这么差,她就留在杭州了。

  “既然回不去,那就安心在杭州了。”肖华说,她的祝福相信会通过净慈寺的钟声,送给家里的父母和孩子。

  卫长义:

  想把4岁的女儿接到杭州

  花白的头发,咖啡色的夹克外套,在一桌子年轻人当中,如此打扮的卫长义特别显眼。“我是安徽蒙城人,1995年就跟老婆一起来杭州打工了。”放下手中的筷子,他乐呵呵地说。

  “一直以来,我都是修筑高架桥的建筑工人,一般来说,一个工地完成,怎么也得花上个2到3年的时间。所以,每次,我只有抽这个时间,才能回家一次。”

  总以为52岁的卫长义,差不多该是个当爷爷的人了,不过,他却说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情。“我有一个女儿,刚刚4岁,在老家呢。因为爸爸、妈妈早就没了,还是嫂子帮我们带着的。”除了对嫂子的感激之外,他还表露出对幼小女儿的一丝愧疚之情。

  不过说起现在在杭州的生活,他又转忧为喜。“我自己的工资,加上老婆在医院干清洁工赚的钱,每个月都能赚个几千块钱,应该算是不错了。”

  如今,在杭州稳定了,生活条件也跟着越来越好了,心里总希望还在老家的女儿,也能一起来享受这么美好的生活。

  杭州市新春年夜饭光荣榜

  花中城藕香居40桌

  新开元10桌

  红泥沙锅10桌

  羊汤饭店5桌

  来必堡2桌

  张生记10桌

  外婆家滨江店10桌

  萧山名人名家店10桌

  川味观10桌

  严州府古荡店10桌

  刘家香10桌

  临平大酒店10桌

  (合计137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风雪回家路·互助 A0008 钟声穿越大风雪 ■本报通讯员 汪永春 何丽娜 李朝东 本报记者 章晴 孙连兴 2008-2-2 钱江晚报a00082008-02-0200023;钱江晚报a00082008-02-0200022;钱江晚报a00082008-02-0200010;48257178002CE173482573E2004BC569[A1-孙连兴≈B1-朱成方];钱江晚报a00082008-02-0200025;钱江晚报a00082008-02-020002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