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5版:每日新闻·民生
3  4  
PDF 版
· 20年,多少里弄烟雨中
· 20年间,698条街巷消逝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2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20年来,杭城街巷消逝698条,新增1869条,它们的变迁,记录着城市成长的足迹——
20年,多少里弄烟雨中
■本报通讯员 周丽 张翼 本报记者 韩兢
  一个地名,一个故事,一段历史。如果说城市也有记忆,这些普普通通的街巷里弄,就是一座城市的记忆,它们的消逝与变迁,记录着城市成长的足迹:从1984到2005年,杭州消失街巷698条,新增街道巷弄1869条,这其中,就伴随着杭州3次大规模的区域调整,杭州城也从过去的600多平方公里发展到现在3000多平方公里。

  1988年,杭州市地名志成书,20年过去了,由于街巷整治,老的地名志显然不能反映新的历史变迁。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新的杭州市地名志日前正式开始编撰。翻捡那些消逝了或改变了的老地名,我们看到了20年来杭州城市发展的波澜壮阔。

  变迁的地名——

  复兴里街,变成40米宽的复兴大道

  如今的复兴大道上再也不像当年的复兴里街那样可以听到彻夜的火车鸣响,中河边也不见了吭哧吭哧敲着衣服的洗衣女。复兴大道如今宽达40米,道路平展,两边绿化郁郁葱葱。中河由于引进了钱塘江的水也变得清澈。两旁,原先破烂不堪的棚户屋早就被如春笋般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所取代。

  面对这样的变迁,一直生活在这里的徐东升老人常常感慨,城市飞快地建设着,偶而的回忆让他感觉像是在做梦:“那时我就住在复兴里街。离我家数米外就是铁轨,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火车开过的声音,家里是平房,挺简陋,每当‘轰隆隆’的火车开过,房子好像地震一样。”

  如今的复兴里街基本上已被宽阔平整的复兴大道所取代。而太祖湾、海月桥河下、化仙桥河下、龙石嘴、海月路、化仙桥路、洋泮路、美政路、紫苑路、龙石路这些名字都已经消失。

  在新建南星街道复兴路的旁边,还残存着一小段老“复兴里街”。这段路约莫200米的样子。一侧是矮矮的绿化,一侧是破败的平房,乳白色的墙壁上,雨水的印记,斑斑驳驳,清晰可见,斜斜的屋顶上,盖着瓦片。屋顶的上方,纵横交错着高压电线。路的口子上,还有一棵大大的法国梧桐。这些东西,相比旁边改造一新的复兴大道,成了一件难得的“文物”。这200米的复兴老街,就这样成了过去的见证。

  消逝的地名——

  西湖大道,消逝了20多个老地名

  如今的西湖大道长1740米,宽60米、东起城站广场、西至南山路,已成了一条靓丽的城市飞虹。游客一出火车站就可以直奔西湖。

  上城区是杭州的老城区,这个地方稍一整治就带出了大变动。据杭州市志记录,仅仅西湖大道修建,就让20多个老地名消失了,包括原来的涌金路、羊坝头、营门口、大井弄、庆和弄、庆慎里、夭桃弄、平和里。

  比如涌金路,这条路东起定安路,西至南山路,长654米,宽8米,它的西端有涌金池和涌金门。这个名字可是个千年古董,成于五代吴越时期,吴越王建。

  地名专家娓娓道来西湖大道取名的背景:当时有两个方案,一个是涌金路、另一个是西湖路。最终定下了西湖路,之后又经过一点修改,就成了现在的西湖大道。

  “杭州是个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江南水乡,应该取一些秀气而有意韵的名字才能体现杭州的味道。”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地名专家一直觉得这个名字有些遗憾。

  被遗忘的地名——

  地名专家说,“新村”已成过去时

  曾参与过老版地名志编写的史玉仙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许多居民小区都是以“新村”来命名的,例如木材新村、工人新村、人民新村等。她说,那个时候新建的小区,大家叫新村,渐渐地就形成了一种思维习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村已不新,逐渐要退出历史舞台。现在的居民住宅区名字要丰富多了,像彩虹城、钱塘雅苑都很文雅、很有时代的味道。

  而且什么巷、什么里弄也摇身变做了西湖大道、江南大道。这些名字表达出了现在杭州人越来越宽阔的心态。

  新兴的地名——

  “一号大道、二号大道”,数字时代留下了痕迹

  在这众多地名中,最有争议的是杭州经济开发区的道路,竟然直接用数字罗列。“一号大道”、“二号大道”,到现在都已经有了“二十号大道”出现了。

  据了解,杭州下沙地区原本只是一片江滩。所以面对这个地区,怎么取名是个头痛的问题。最后有关部门决定使用数字地名。

  “那时叫多少号大道是为了学美国的数字地名命名办法。”这新出现的地名多少让人感觉到一个与众不同的时代到来了。

  数字地名也出现了新问题。1993年,国务院批给了杭州经济开发区10平方公里土地。而今天,杭州经济开发区已经有了104平方公里。“总不能大道一直叫到100号吧”,地名专家感觉到头痛了。

  更令人头疼的是,原本的道路中又增加了无数小路,那已经分配好的数字又该怎么办呢?他们尝试着加上了零号大道或者十七号支路后,决定放弃了全部用数字地名的想法。

  尽管在地名专家眼里,数字地名缺少文化的内涵也无法体现城市个性。可有一点,他们承认,数字地名多少反映出了这个数字和快餐时代在我们城市留下的痕迹。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民生 A0005 20年,多少里弄烟雨中 ■本报通讯员 周丽 张翼 本报记者 韩兢 2008-2-12 钱江晚报a00052008-02-1200025;钱江晚报a00052008-02-1200005;钱江晚报a00052008-02-1200018;钱江晚报a00052008-02-1200024;钱江晚报a00052008-02-12000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