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8版:每日新闻·科教
3  4  
PDF 版
· “状元”的旧书包最走俏
· 漂亮护士
险丢半个鼻子
· 只要是金子
在哪儿都发光
· 找工作前先找准导师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2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当年考上浙大羡煞人,毕业十年了还有人前来讨经验
“状元”的旧书包最走俏
  本报讯 杭州一外贸公司的部门小经理陆超年初七刚回到杭州上班,昨天又被老妈一个电话催回老家:“买个书包回来吧!你表姨家孩子要上学了!”陆超哭笑不得,毕业十年了,年年有人问他要书包。这是读书读得好的“后遗症”!

  记者见到陆超时,陆超正准备去“弄”书包,不过他没去商场,而是直接回家从柜子里抽出一个新书包,这是前阵子朋友送他女儿的,“我有先见之明,早就预留了。”

  要说这陆超,在杭州也就一普通小市民,在老家人眼里那地位可大不相同,才30岁就在杭州混得有房有车,那出息可大了。这房子、车子怎么来的?还不是读好书、上了好大学、找了份好工作赚来的!

  陆超家住湖州南浔,父亲是当地老师,母亲是老实巴交的农民。陆超说,他小时候跟着他妈在农村长大,因为他爸是老师,从小教他点古诗什么的,所以一起玩的小朋友堆里,他成绩不错。初中毕业时,他一举考上了湖州中学,那可是当地最好的中学,一个初中没几个人去得了。高中毕业,他在老家人眼里再度“中举”,考上了浙江大学,老家人羡慕得不得了。

  陆超自己也不知道这“名声”啥时候传出去了。反正当他考上浙大后,就有人慕名而来要书包了!“第一个来要书包的是我妈的朋友。”那年过年,他妈妈的朋友一早拎了一大袋年货来拜年,坐在沙发上吭哧了半天,才说不要红包要书包。按当地规矩,孩子上小学一年级,要娘舅买书包,“可他娘舅读书不好,游手好闲,在镇上也没找到工作。他们就想到我了!” 而且对方还指明要陆超用过的旧书包,要“继承传统”,希望孩子以后像陆超一样会读书。

  陆超说,也不知那孩子后来读书到底好不好,反正后来七大姑、八大姨都找上门来要书包!“哪有那么多旧书包!” 每次来要书包的人不是送东西拜年,就是请他们家吃饭,“我妈实在不好意思给旧的,就让我买个新书包带回家,还在书包里装上粽子、包子,谐音‘包中状元!’”有的人怕要不到,孩子上幼儿园时就来先下手为强了!再后来,连他用过的笔、作业本、上学时用的皮箱、席子都被人家要走了。

  陆超让老妈对人家讲,这是迷信,没用的。“我买了十年了,总不能老这么买下去吧?”可他老妈说,人家又不是没钱,也不是没文化到这种地步,无非就是想讨个好彩头嘛!

  本报记者 俞熙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科教 A0008 “状元”的旧书包最走俏 2008-2-16 48257178002CE173482573F0000EAE80[A1-俞熙娜≈B1-兰杨萍];钱江晚报a00082008-02-16000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