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3版:每日新闻·现场
3  4  
PDF 版
· 钱报善款送给勇敢妈妈
· 中山路老房着火
· 三堡船闸江面现男尸
· 光盘挡牌照
高速路狂奔
· 偷的火车票想退掉
自作聪明被判7个月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2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报善款送给勇敢妈妈
读者爱心不断,送钱送物起名字
  ■本报通讯员 宋黎胜 本报记者 方云凤

  

  本报讯 来自我省余姚的白血病患者王燕燕,在怀孕7个多月时,突然被查出患上了白血病。她选择了坚强,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血液科、产科和儿科专家们的全力支持和配合下,剖腹产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婴。

  昨天,本报刊登的《一个不平凡的生命诞生》一文,记录下了这个伟大母亲生产的点点滴滴,感动了很多善良的人们。昨天一天,本报新闻热线96068接到众多读者的来电,表示了对这对患难夫妻和他们的爱子的深切关心。

  爱心善款送进产科病房

  昨天下午3时许,记者带着5000元钱报爱心善款来到省人民医院产科病房。病房里阳光明媚,王燕燕的精神看上去很好,躺在床上,正在看育婴方面的书籍。王燕燕的妈妈守在女儿的床前忙着,丈夫阮振则楼上楼下地跑:“不知道我们的宝宝怎么样了。医生说现在还不能看。”他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容里写满了初为人父的欣喜。

  阮振打开旁边的柜子说:“从今天早上九点起,不断有人来看我老婆。你看,这些都是好心人送来的。”婴儿奶粉、尿不湿、小衣服,还有两个红包。

  5岁的小女孩王非凡昨天让妈妈带来了200元压岁钱。她妈妈说,女儿在报纸上看到这个可爱的小弟弟非常喜欢,就让妈妈把过年时长辈给她的200元压岁钱转给小弟弟。她妈妈还替女儿在红包上写了一句话:“祝王燕燕早日康复,祝小宝宝健康成长!”还有一名市民趁王燕燕睡着了,把一个装有500元的红包放在王燕燕的枕头边上,悄悄离开了。

  本报记者也将5000元钱报爱心善款交到了阮振手上。阮振向记者鞠了个躬:“太谢谢你们了,没有这么多好心人的帮助,我们不可能走到今天……”随后,记者与阮振一起,来到一楼缴费处,把这5000元缴进了住院部。工作人员查看了他们的费用清单后说,他们已欠费500多元了。

  读者纷纷为宝宝取名

  昨天,不少读者打进本报新闻热线96068,想为小宝宝取名。

  叶先生说,孩子叫“阮吻奇”吧,他出生后,就得到了妈妈的一个亲吻,他能顺利生下,也是一件新奇的事件;

  张女士一口气取了三个名字:“阮吉骏”、“阮吉强”、“阮吉燕”。她希望孩子就像一匹骏马,坚强勇敢地生活,同时也让孩子记住妈妈的辛苦;

  董先生想得很周到:小名叫“圆圆”,大名叫“满满”,正式名叫“阮圆满”;

  陈先生用一个“大”字,概括了孩子的现在和未来:“阮大”这个名字,表明孩子顺利降生“命大”,希望他今后能在“大家”的关怀下成长,祝愿他长大后有“远大”的理想;

  符先生说,孩子能顺利来到人世,与大家的关心和帮助是分不开的,希望他永远记住这份情。因此,他给孩子取名叫“阮青”(“青”与“情”同音)……

  昨天下午,当记者将这些读者为宝宝取的名告诉阮振时,他十分高兴,拿出笔和本子,将读者取的名字一一抄写下来。他说,他跟爱人商量后,从中选择一个。

  爱心源源不断

  昨天下午5点左右,阮振告诉记者,一名余姚人,通过银行给他汇来了1万元。这名好心人没有留下名字,只告诉他姓邵。

  下午时分,位于杭州秋涛北路326号的杭州天马大酒店何挺先生给本报96068打来电话说,他们想为王燕燕夫妻提供价值1.5万元的住房券。傍晚,记者将这一消息告诉阮振,他十分感动。但目前,他最缺的还是钱,因为妻子马上就要做第二次化疗了。他们现在已花掉了七八万元医疗费用,以后的救命钱在哪里还不知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现场 A0003 钱报善款送给勇敢妈妈 2008-2-16 48257178002CE173482573F000492795[A5-宋黎胜 ≈A1-方云凤≈B1-章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