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4版:每日新闻·民生
3  4  
PDF 版
· 钱江新城加建自行车道
· 浙江因灾停电乡镇恢复供电
· 无障碍的士“粉丝”很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2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杭州市委市政府从善如流
钱江新城加建自行车道
■本报通讯员 宓挺 周丽 本报记者 余雯雯
  杭州市委市政府从善如流

  钱江新城加建自行车道

  ■本报通讯员 宓挺 周丽 本报记者 余雯雯

  钱江新城里,自行车道终于建起来了。

  去年5月,本报曾报道钱江新城作为杭州未来的新中心,却找不到标准的非机动车道一事(见2007年5月20日《钱江新城难觅自行车道》)。报道一出,立刻引起了杭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视。

  相关人员指出,钱江新城的道路规划最初是根据2001年、2002年的交通研究报告预测,认为未来新城道路的使用情况将是非机动车少、机动车使用频率较高,因此,之前新城内的道路建设均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设计。

  本报对此事进行报道后,杭州市委市政府经研究认为,设置自行车道既是自行车族的需要,也是市民健身和环保的需要。并且,“据目前的调查反映,近期内,过往新城的非机动车比如自行车、电动车在逐渐增加,所以对非机动车道的设置要求也在提高。”

  在市委市政府对此事提出明确意见后,钱江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表示,他们已进一步细化包括非机动车道路系统在内的道路总体规划,道路改造、交通组织优化与景观美化的方案,并尽快实施。

  日前,记者再次来到钱江新城核心区内,欣喜地发现,一条条平坦舒适的自行车道正在这里成型。

  自行车道铺了沥青加了隔离栏

  昨天,记者驱车从清江路转至钱江路,只见路上车辆来往有序,马路两边都隔离出了非机动车道。南边的非机动车道用的是绿化带隔离,一半用沥青铺成,方便市民骑车;里面的一半用道板砖铺设成人行道。北面的非机动车道用的是栏杆隔离。

  在现场可以看到,骑车的市民都已经习惯地往非机动车道上走了,再也不是像半年前自行车与汽车一起“飞奔”的景象。

  家住锦江六苑的任大伯每天骑车往来于钱江路上,他告诉记者,这路的变化还真大,“以前没有树隔离,铁栏杆也没有的,路上铺着人行道的砖块,骑车很不方便。所以有时候我们就会往机动车道上走了。现在自行车道铺上了沥青,又加了隔离栏杆,骑车又稳当又安全了。”

  9条道路陆续将辟自行车道

  沿钱江路一直往前,可以看到好几条路上两边的非机动车道上都还在改造。记者在江锦路西侧的项目部找到了一位现场的负责人,他告诉我们,人行道的地砖是要更换的,然后再用沥青铺出自行车道,把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区分出来。

  记者从钱江新城新城管委会了解到,目前,这里正在进行“三横六纵”道路优化工程,这些道路都在核心区内,涉及到9条道路,包括——之江东路(庆春东路至钱江路段)、解放东路、富春路、新业路、钱江路、清江路、城星路、江锦路、钱潮路。

  目前,各条道路的施工都在进展当中,之江东路的施工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清江路的施工速度也比较快。

  富春路上正在卸除隔离带周圈的侧石。施工人员介绍说,这里的非机动车道可能要稍微加宽一点,所以车道两边隔离带也要稍微缩一下,一般的自行车道2.5米的宽度算标准。

  钱江新城,慢行其中更舒心

  “这9条道路的优化其实是整体性的,包括了道路路面的优化改善,比如很多路面因为施工损坏了原来的沥青,现在都要铺设新的沥青路面。道路两边绿化带的景观效果需要进一步的提升,绿化带周围的侧石也要进行更换,还有人行道板也要更换,道路上设立公交港湾,预留快速公交车道等等。”钱江新城新城管委会规划处的陈处长介绍说,今年新城核心区即将开放的这些道路优化去年就在规划当中有所体现,优化工作从去年年底开始实施,道路优化后将为核心区的出行服务。

  关于设立自行车道的问题,陈处长介绍说,这9条道路都将设置标准的沥青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组合成慢车道,为新城的慢行提供条件。据了解,为了设置自行车道,还对有些道路上的绿化带进行了缩减。

  特别是此次的城市阳台沿江景观带中,就专门设置了3.5米宽的自行车道,有近2公里长。另外,新城中还分点规划分布着一些自行车停车位和换乘停放点。未来,市民可以骑车到停放点,换乘地铁或公交出行。

  据了解,这9条道路的整体优化综合整治工程将在今年9月上旬全部结束,迎接新城核心区的对外开放。

  杭州发力重构慢行交通

  有关专家指出,一座城市的地铁、公交、汽车等交通再发达完善,都不能解决末端的交通问题,而自行车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个缺陷。关注自行车的生存和发展,解决好“城市慢行系统”工程,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来说举足轻重。

  幸运的是,杭州市显然已经意识到发展“城市慢行系统”的重要性,正在积极行动起来。从今年开始,杭州将实施一项“慢行系统”工程,沿河将设置自行车专用道、培育公共自行车租赁市场等等,这些都将给杭州交通带来快速变化。

  这也正是因为,杭州已经看到了自行车所能带来的种种好处,比如提高道路资源利用率、缓解交通压力、促进节能减排,等等。

  ■延伸阅读

  从善如流

  城市前进的力量

  在1月29日举行的杭州市新闻恳谈会上,杭州市主要领导表示:新闻媒体的意见和建议,往往代表了许多群众的呼声和愿望。杭州市欢迎并高度重视广大新闻媒体对杭州市各项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据了解,刚刚过去的2007年,杭州市共吸纳媒体提出的意见和建议100多条。

  除了钱江新城自行车道一事外,去年12月,本报也报道了西湖景区的“一元早茶”即将消失,许多老茶客实在不舍的消息。听到市民呼声后,有关部门当即决定,继续在西湖景区内的一些茶室提供、增设“市民早茶”服务,让茶客们可以继续享受喝便宜早茶的乐趣,让广大市民享受到更多的西湖综合保护成果。

  市领导表示,当前,杭州正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生活品质之城”。媒体的意见和建议在很大程度反映了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改善民生的呼声和要求,我们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追求,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民生 A0004 钱江新城加建自行车道 ■本报通讯员 宓挺 周丽 本报记者 余雯雯 2008-2-17 钱江晚报a00042008-02-1700016;钱江晚报a00042008-02-1700017;钱江晚报a00042008-02-1700018;钱江晚报a00042008-02-1700019;钱江晚报a00042008-02-1700020;钱江晚报a00042008-02-1700021;钱江晚报a00042008-02-1700022;钱江晚报a00042008-02-1700026;钱江晚报a00042008-02-17000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