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3版:每日新闻·亲历
3  4  
PDF 版
· 110本日记书写农家变迁
· 过年了,11户人家借的粮还不上
· 明年要游五湖四海
· 把老祖宗的“遗产”
整理出来
· 全村盖起98幢二层楼
· 一个月赚的比以前一年还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2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第一本日记(1956年) 关键词:借粮
过年了,11户人家借的粮还不上
  吴高海的第一本日记本自己用白纸装订的,封面上写着“1956”,薄薄的纸已经发黄变脆,拿在手里翻看要很小心,每一张都用蝇头小楷写得密密麻麻。1956年春节前,老吴在日记中记述了村里的情况:“全社缺粮户40多户,做棉衣40多件,半脚大衣5件。有一家人从没有穿过卫生衣,今年买了4件。”老吴叹口气说:“那时候吃不饱是常有的事。我们村有位老人,她的儿子在县里当粮食局长,可是她到年底还得向村里借粮。”

  在第1本到第10本日记上,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字是“借粮”,吴高海在1962年的日记中记录了他自己的借粮账:“本人有4次借粮记录,一次140斤,一次45斤,一次30斤,还有一次13斤,12月1日还34斤。到年底,村里还有11个人借粮无力还。”

  “我有5个女儿一个儿子,家中8口人,翻翻那几年的日记,本本里面记的都是粮。年年要借粮的情况,一直持续到1968年。”老吴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亲历 A0003 过年了,11户人家借的粮还不上 2008-2-17 钱江晚报a00032008-02-17000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