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1版:人文
3  4  
PDF 版
· 哪一桩事,印象最深?
· 思想解放的事
木佬佬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2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30年30事”海选
激活社区居民记忆

思想解放的事
木佬佬

  本报讯 一个个解放思想的人物,一桩桩解放思想的范本,激活了社区居民的记忆,他们七嘴八舌地说起了发生在自己身边或深刻在脑子里,最解放思想的人和事。

  “我再来说个‘以人为本’的‘第一’。”灯芯巷社区的翁平潮老人看了“1978年,‘以人为本’的最早拆迁范本”后,就变得激动起来,“80年代初,灯芯巷巷口临着延安路的地方,有一家日夜商店,是杭州第一家24小时营业的百货店。商店的‘老板’是居委会,‘店员’是居委会工作人员。”

  如今,商店已改造为绿地,但这位社区30多年的老住户,清楚记得日夜商店为居民带来的便利,“那时候我上夜班,商店一般9点前就都关门了,全靠了那家店,一般的日常生活用品都能买得到,价格也实惠。店一开张就很红火,不仅我们近水楼台先得月,很多人大老远也跑来买东西。”

  这是翁老第一次感受到社区的“民生关怀”,“在这之前,大部分的居委会大多在东家夫妻吵架了,西家邻居红脸了的时候出来调解一下,实实在在的便民服务太少了。不是我自夸,居委会那时搞的日夜商店、老虎灶、袖珍小菜场,每样都是解放思想的典范。”

  许多居民虽然不如翁平潮谈得那么具体,但字字句句中也闪耀着解放思想的火花。

  

  

  “现在上网已经不是年轻人的专利了,我们社区办了7个电脑培训班,学员全是老年人。邻居徐大伯80多岁了,腿脚不方便出不了门,平时和朋友聊天、查资料,全靠了网络,生活照样很充实。”

  ——灯芯巷社区 鲍倩

  

  非典那会,社区里 76户共202个居民被隔离,是全市最大隔离点。楼里居民成立临时党小组和自救会,由专人负责联系楼内志愿者分配送来的物资,家中有传真机 的党员孟茜就担任对外联络员。楼内的气氛越来越亲和,顺利度过非典危机。

  ——在水一方社区 朱静霞

  

  “我同事的老婆,1984年辞职下海经商,当时她可是杭州锅炉厂的工人,捧的是‘铁饭碗’,这样的举动在工友眼里都是不可思议的,我同事现在还常常念叨:我老婆当时真够牛的!”

  ——稻香园社区 赵雅丽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 C0001 思想解放的事
木佬佬
2008-2-20 48257178002CE173482573F400429EF2[A1-徐洁≈B1-方时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