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0版:每日新闻·亲历
3  4  
PDF 版
· 三万八千人
共赴泰顺百家宴
· 江南第一灯会
映红古镇硖石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2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江南第一灯会
映红古镇硖石

■本报通讯员 孙踏海 本报驻嘉兴记者 竺军伟
  ■本报通讯员    孙踏海

  本报驻嘉兴记者 竺军伟

  

  本报讯 昨晚6点30分,海宁举办了2008年元宵硖石灯会。

  昨晚的灯会首先展出的是海宁市政府参展的《主题灯》,五个栩栩如生的福娃站在古典端庄的古塔前,既古典又非常具有时代气息。接下来展出的是海宁市某皮革公司制作的金鼠送财灯,寓意着海宁人民在鼠年里更加富裕。整个灯会直到晚上9点才结束,一盏盏漂亮的灯彩,让今年参加灯会的群众都看得非常过瘾的,无论是传统的皮影灯——《灯影同辉》,还是融入了高科技因子的灯彩科幻灯——《寰宇梦想》,都让围观的群众充分领略了海宁灯彩的特殊魅力。

  来自德国比勒菲尔德的纺织品经销商Simon告诉记者,昨天是他第一次观看中国的花灯,虽然他看不懂大部分的灯绘,但是每盏灯都非常漂亮,很美。陪妻子女儿看灯彩的陈杰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的灯会和以往相比,形式更加丰富,内容也更加精彩,还融入了时尚的奥运元素,整个灯会的质量非常高。

  海宁是“中国民间艺术灯彩之乡”,海宁硖石灯彩是著名的工艺美术品,它始于唐,盛于宋,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每逢元宵,民间便会自发地组织各种绚丽多彩的灯会,农历正月十三为上灯,十五元宵最盛,十八为落灯,统称“灯节”。硖石灯会到清代已形成演灯、顺灯、斗灯的灯会盛况。经历了千百年锤炼的硖石灯彩,形成了以手工艺、书画为一体的地方民间文化特色,具有高度的工艺价值和美术价值。

  海宁硖石的元宵灯会被誉为“江南第一灯会”,是我省元宵节标志地之一,已作为浙江省元宵节标志地申报“国家级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基地”,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亲历 A0010 江南第一灯会
映红古镇硖石
■本报通讯员 孙踏海 本报驻嘉兴记者 竺军伟 2008-2-22 67C530B2E382B759482573F600507FCD[B1-王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