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7版:财富·智慧
3  4  
PDF 版
· 老板最缺什么
· 民企如何应对融资寒流
· 信任是成功之道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2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老板最缺什么
  ■王曙光

  

  老板最缺什么?金融家说:老板最缺资本,因为只要有了资本,他们就能获得更多的财富;银行家说:老板最缺的不是一般的资本,而是现金,因为有了现金,企业才有了血脉,老板才不至于变成“扳牢”;经济学家说:老板最缺的是不知道现金与经济的关系,因为只要知道了这一点,企业就不会因经济气候变化而“感冒”;管理学家说:老板最缺的是不知道如何管理现金,因为知道了这一点,企业的钱就不会少下去;教育家说:老板最缺的是不知道钱究竟能干什么,所以他们往往穷得只剩下钱……

  年前,一些企业家聚在一起回顾一年的经历,都觉得自己很缺——缺资金,缺技术,缺管理,缺人才,缺时间,缺健康,缺快乐……

  若果真如此,谁还当老板!

  但毕竟还有那么多人愿当老板,并且在当着老板。

  老板究竟缺什么,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企业承担着发展经济的重要责任,老板“缺”的东西多,经济的质量就有问题。全球性原材料上涨,环境污染及美国次贷危机等,都不可避免地影响中国企业。再从结构性矛盾看,眼下的中国经济发展到了一个节点上,因此,如何在变化的形势和调控背景中审时度势,准确定位,乃企业当务之急。

  对照李嘉诚,不少老板最缺的一是定力,二是动力,三是定力和动力的完美结合。

  我们没有办法不向李嘉诚学习。作为企业家,需要在任何环境、任何情形之下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人家失掉镇静时,保持镇静;旁人做可笑事情时,仍能保持正确判断。市场经济搞了这么多年,致富的渠道很多,诱惑很多,企业做什么,不做什么,很多老板并不是很清楚,跟风者甚多。说多元化好,一夜间企业变成了杂货铺;说专业化好,企业又只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其实,多元化和专业化,两种模式都好,也可能都不好,关键看是否适合你的企业。

  我们不妨从以下文字去看看李嘉诚是如何成功的:

  李嘉诚可谓具有超常定力和动力,从学徒开始做起,扫地、烧水、倒水、跑堂等杂事样样都做,还利用空隙时间,跟师傅学艺,不到半年时间,学会了各种型号的钟表装配及修理。那时,他还有一个目标,就是利用工余时间自学中学课程。后来,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完成了既定的目标。李嘉诚回忆说:“别人做8个小时,我就做16小时,开初别无他法,只能以勤补拙。”后来做销售,他的业绩达到第二名的7倍,18岁就被提拔为业务经理,两年后晋升为总经理。

  30岁的李嘉诚成了千万富翁。企业主打产品塑胶花畅销全球时,他却敏锐意识到,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这个行业,“好日子很快会过去”,必须马上调整。有人认为他太保守了,但他认为经商必备的素质就是谨慎和预见性。

  接着他转向房地产。上世纪60年代中期,香港大量抛售房地产时,李嘉诚却反其道行之,将所有资金都来收购房地产。朋友们劝他不要做傻事,他说:“我看准了不会亏本才敢买,男子汉大丈夫还怕风险?”

  李嘉诚大获成功。70年代初,香港房地产回升,他从中获得了双倍的利润。此后,李嘉诚节节高升,成为全球华人首富。

  李嘉诚办企业具有出众的定力和动力,在办长江商学院中,同样展示出他的智慧和对企业终极价值的追求:“取势、明道、优术”,促进西方管理学最新研究成果与中国本土最新管理实践相结合,为大中华地区造就一大批世界级商界领袖,并为中国企业进军世界提供新思维、新视野和新对策,为中国打造一个享誉全球的世界级商学院。我接触的一些大企业家,都愿意花较高的代价到“长江”去学习,足见李嘉诚思想的影响——“一个有使命感的企业家,在捍卫公司利益的同时,更应重视以努力正直的途径谋取良好的成就”。

  由此种种,都说明从传统意义上的老板向现代企业家转变中,素质的提升是第一要务:既有定力,又有动力;既有智慧,又有勇气。加上优秀的价值观——“企业是什么?我为什么办企业?我办什么样的企业”?吾日三省吾身,这是中国企业家不可或缺的成长剂。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财富·智慧 B0007 老板最缺什么 2008-2-26 48257178002CE173482573F900320FFC[A5-王曙光≈B1-张炜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