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10版:奥运中国·运动
3  4  
PDF 版
· 闻梅武天下
· 民间网球三人行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2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民间网球三人行
  上周末,省业余网球公开赛总决赛在黄龙体育中心网球场展开……

  球迷

  想拿“外卡”参赛

  比赛场上,你争我夺竞争激烈。场边,一位装备齐全的小伙子看上去却不太高兴,上前一问,才明白了原委。

  小伙子叫李乐丰,今年23岁,建德人,现在杭州工作。小李告诉说,自己在大学时就是网球迷,打了近5年的球。“今早本来是和朋友过来打球的,看到在进行比赛,就想参加。可一打听才知道,报名早就结束了。”

  不死心的他看了对阵表,发现自己这个年龄组别正好只有15人,有一人轮空,就想跟组织者商量一下,能否做个“外卡选手”临时参赛。

  可最后得到的答案还是否定的,“有点遗憾吧,现在业余网球比赛不多,错过了挺可惜的。不过也没关系,反正今天有空,我就在这儿等着,一会儿有机会就和场上选手过过招。”

  训练

  越老练得越勤

  这次比赛来了不少女将,满头银发的林秀聪在场上奋力拼杀时,吸引了不少人眼球,以至于下场休息时,俨然成了明星。

  林秀聪为人风趣,也很健谈,当有人询问年龄时,她提出让大家猜。有人说65,有人说70,这下她得意了,自己公布了答案:“我是1928年生的,虚岁81啦!你们都猜不到吧!”

  林秀聪是福建人,在大学读书时就是个体育尖子生,毕业后分配到了杭州工作。说起怎么和网球结的缘,她至今还记得很清楚。“1985年吧,当时浙江省体委在杭州推广网球运动,我看着有趣就报了名,谁知一打就迷上了这项运动,而且当时国内打网球的女性也不多,所以我还代表浙江队打比赛呢。只是当时还在工作,打的时间不多,基本是一星期一练。退休后有时间了,练得也更专业了,一星期能打三次呢。”

  装备

  从木拍打到钛素纤维

  “唉,到底年纪大了,打不过他们。要是以前,我的成绩可不差,家里有20多个奖杯呢。”83岁的卢贤举是全场最高龄选手,可无论外表还是精神状态,给人感觉很年轻,“这就是运动的好处,虽说纵向比不如从前,可与同龄人比,我还是有自信的。”

  卢贤举是北方人,十多年前来到杭州,并开始接触网球,那时候他六十多岁。“我们的技术都是自己琢磨的,靠的就是勤学苦练。”每天,他们一帮志同道合的球友都会花上数小时自觉地切磋球技,根本不用人召集,而水平也一天天长进。

  “这十多年来,网球这项运动的变化还真大,跟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户贤举说记得自己当初第一把网球拍是木拍子,之后进步为金属和现在的钛素纤维,变得越来越轻,越来越好使。场地更是增加了许多,一些小区的家门口都有网球场,“生活在这个年代,真是莫大的幸福。”

  

  本报实习生 朱寅    

  本报记者 杨静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奥运中国·运动 C0010 民间网球三人行 2008-2-26 钱江晚报c00102008-02-2600029;48257178002CE173482573FA00061555[A1-杨静≈B1-杨静]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