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每个人——
都带着铲子上跑道
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雅典举行,当100米决赛就要举行时,身穿背心短裤的美国运动员托马斯·伯克因衣着暴露,场上响起一片唏嘘之声。当裁判发出预备的口令时,大部分运动员都直挺挺地站着,有的则稍弯下腰,做着准备。但是,伯克与众不同,他在起跑点挖了两个小坑,然后,他把双手按在地上,两脚前后分开,弓下身躯,抬起臀部点,头几乎要着地。这种奇怪的姿势引来了观众的一片哄笑。但当裁判下达起跑的口令时,伯克箭一般地冲出去,并一路领先夺得了冠军。
从此以后,在第二届奥运会时,所有的短跑运动员都学会了这种起跑姿势,挖坑术也开始流行。在1924年巴黎奥运会所拍摄的纪录片里,能看到短跑运动员们人手一把铲子,这把铲子除了挖跑道上的小坑,同时还要挖沙坑用。
在起跑器发明之前,人们认为10秒就是人类的极限。在不借助任何器械的年代,世界最好的100米竞赛成绩为11秒以上。然后,当人们蹲下身体,把身体张得如同一张弓一样地发射出去后,这个成绩就被迅速提高了1秒。1927年,美国人研制了起跑器,并开始使用。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起跑器的使用被写到比赛规范中,但当时并没有在短跑比赛中使用。伟大的杰西·欧文斯就在这一届奥运会拿了4块金牌。实际上,柏林奥运会在对于运动技术和比赛本身有许多突破,可惜这些闪光点都被政治污点掩盖了。此后两届奥运会的停办,使得助跑器在奥运会上的历史被延滞了,直到伦敦奥运会上,助跑器才首次在短跑中使用,主要受益人是荷兰的一位已为人母的30岁的家庭主妇范妮·布兰克斯·科恩,她平了1936年由杰西·欧文斯创造的一届奥运会获得四块金牌的纪录。
时至今日,起跑器仍然是短跑项目必不可少的运动器械之一。它通常是一个薄金属块,由分开的两片踏足板组成。使用踏板器的优点在于运动员可以集中力量,在起跑令响之后最大限度地向前冲。而在此之前,由于双脚必须踏在地上,这种前冲力量就受到了限制。
曾经全世界——
都惊叹它们的美丽
2004年8月27日, 一道黄色闪电刺破了第28届雅典奥运会的红色跑道,刘翔在男子110米栏决赛中横空出世,跑出12秒91的惊人成绩,不但赢得金牌,而且平了该项目的世界纪录。而耐克公司为刘翔提供的“红色魔鞋”更是名声大噪,引发了人们对高科技跑鞋的再次关注。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埃塞俄比亚运动员阿贝贝·贝基拉光脚夺得马拉松比赛冠军,成为奥运历史上最著名的赤脚大仙。但在今天的奥运赛场上,再难见到赤脚大仙的踪影了——那些充分考虑到人体生理结构与运动力学原理、利用高科技研制出的新式跑鞋,成为运动员的秘密武器。
跑鞋的出现是奥运的运动装备科技上的又一突破。阿迪达斯公司声称,他们在1920年制造了人类第一双跑鞋,而早在现代奥运会开幕前后的年份,就有人开始构思这样的鞋子。在1968年第19届墨西哥奥运会上,日本人小林一敏就研制了一双带发条的跑鞋:鞋底呈波状,装有扭成S 型的钟表发条,可惜开赛前突然被国际田联禁止使用。但小林一敏并未死心,1972年第20届慕尼黑奥运会的前夕,他又对跑鞋做了认真的研究,将鞋钉前端制成圆柱型,以取得最佳摩擦力。但日本队都固执地认为鞋钉会扎入跑道而拒不采用。
根据生物力学专家测定出的数据,跑鞋的重量每增加100克,体能消耗将增加1%。因此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跑鞋越轻越好。为此日本水野公司用陶瓷鞋钉替代了传统的铁钉,为短跑巨星刘易斯制造了一双价值十几万美元的轻盈坚固、便于加速的跑鞋。刘易斯在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100米跑、200米跑、跳远和400米接力赛上所穿的跑鞋,都是根据不同项目和场地特点分别设计的。水野公司共为刘易斯制作了250双比赛用鞋,先进的设计、高科技的运用,无疑是刘易斯成绩骄人的重要因素。
到了亚特兰大和悉尼,跑鞋的发展更是攀上了一个世人瞩目的高峰——水晶鞋和金缕鞋的出现让全世界都感叹跑鞋的神奇与美丽。而这两双鞋都花了科研人员3年的时间进行研发。约翰逊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夺得200米和400米两枚金牌,由于年纪偏大,他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足部的负担。耐克公司的研究人员为他特制的这双仅有116克的金缕鞋也许是世界上最昂贵的跑鞋,鞋面全部由24K纯金制成的颗粒包裹,在闪光灯下金光灿灿,富贵无比。
琼斯的那双超凡脱俗、好像艺术品一样的“水晶鞋”由极其昂贵的透明塑料制成,总重量只有约99.2克,是有史以来最轻的运动鞋。为了减轻重量,这双鞋没有后跟,因为用高速摄像机以每秒500幅的速度拍下琼斯比赛的英姿后,科研人员发现比赛时她后跟从不着地。
曾经有个人——
在鞋底装上一个引擎
对于来自脚底的动力渴求,有过非常极端的例子,曾经有一位天才的跳远运动员在鞋底安装了微型引擎,但是在正式比赛时因为鞋底冒烟被发现。而一个最近的例子可以参考刚刚于2008年1月8日被国际奥委会确认拒绝参加2008北京奥运会的“无腿飞人”奥斯卡·皮斯托瑞斯。他在去年7月的罗马国际田联黄金联赛男子400米赛中,跑出了小组第二的成绩,结果受到同组其他运动员的抗议。
皮斯托瑞斯的成绩,给国际田联出了道难题:那双名为“猎豹”的钢铁脚掌,算不算违反规则?皮斯托瑞斯出生于南非的约翰内斯堡,他天生带有残疾,医生发现他没有腓骨——连接小腿肌肉的重要骨骼,他不到1岁就接受了截肢手术,他的膝盖以下都是义肢。皮斯托瑞斯造型独特的义肢,使他能够摆脱普通运动员面对的后半程肌肉疲劳而导致肌肉张缩力量不足的问题,因此,他常常在后半程追赶上对手。他的义肢“猎豹”具有良好的弹性,这种弹性甚至可以把皮斯托瑞斯的残疾变成一种优势。一些专家甚至认为,皮斯托瑞斯的脚掌,让他好像“踩在弹簧上向前跳”。
关于是否批准皮斯托瑞斯参加北京奥运会,形成了两种意见,一种基于人权的声音认为这完全无可厚非,而另一种基于公平竞技的声音,则坚持应该把皮斯托瑞斯放到另一个竞技场去。很显然,这个最后的判决认为,皮斯托瑞斯的竞技中,对科技的依赖程度已经超出了容许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