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娄炜栋 本报通讯员 董国政
本报讯 昨天,杭州清波门社区的包有根有点得意,没想到退休后,居然又正而八经地印起了自己的名片,“以后做社区工作,还要逢人递张名片上去了,这不是噱头,这可是工作需要啊。”
包有根是社区工作人员。昨天,他把自己的名片分给了不少老人。包有根发的是互助名片,为了方便老人,这些名片比一般名片大一倍左右。
包有根所在的清波门社区一共成立了22个互助小组,昨天先期印发了800多张互助名片。
互助名片上标注着互助小组成员、社区工作人员的详细联系方式,以便大家交友和互助。社区内的每个退休人员有事就可以拨打电话找小组长等。
据了解,从2004年开始,杭州的各个社区就相继成立了退休人员自管小组,退休人员的喜怒哀乐不再是自家家门里的事了,自管小组会及时将小组成员的情况收入“网”中,尤其是尽早发现一些个人问题苗头,就可以及时妥善处理。
但是每个小组往往有四五十位退休人员,光靠一两个组长主动的联系难免有不到位的地方,“上了年纪的人,往往记性也不好,有时跟他们面对面交流过,一转身就把名字给忘了,记下的联系方式也容易丢,有的时候也叫不应我们。”社区一位负责人告诉我们,发名片的法子虽然不算新,但是觉得很有必要,很实在,于是他们就设计了一张比较大的名片,一来可以把联系人的名字和电话用大号字体印上去,二来,精致的名片也不容易丢。
包有根十分赞成用起这样的名片,今年的1月20日,住在柳浪新苑的73岁老人王仁礼就不小心从床上摔了下来,上了年纪的人可摔不起,一下子就站不起来了,一起住的女儿这时也刚好出了门,叫也叫不应,打电话也不知道打给谁,好在那天是双休日,外甥女也在家,连忙大声呼救了起来,这时隔壁的自管小组副组长沈美娟听到了,赶忙跑了过去,又是给老人揉腿,又是联系家人,才把老人家扶到了床上。老包说:“这算幸运的,以后有了名片,按着名片上的号码一拨,我们就会赶过了。”
从昨天起,组长们会将名片一一发到1300多位组员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