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4版:每日新闻·生命
3  4  
PDF 版
· 医院免费讲座成新宠
银发一族转战补“健商”
· ■健康短消息
· 337名医务人员昨献热血
· 小伙子半夜服药自杀
· 心系社会 真正不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2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医院免费讲座成新宠
银发一族转战补“健商”

  本报讯 听说老年大学很火,退休的大伯大妈学了几年还是不肯毕业。昨天,记者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健康讲座上也见到了一批“老学生”,戴花镜、记笔记,非常认真。据统计,该院仅去年一年,就有50多场次专家免费讲座。讲座与咨询活动已成为医生与病人交流的另一种主要形式。在周末,杭州的各大医院会议室更是闹猛,被不同的学科讲座、咨询、义诊等活动全包了。主讲人都是本院的专家,除了传授防病治病知识,他们希望与病人建立信任感,争取更多的患者就医。

  小中风后他追捧健康讲座

  昨天,浙医二院的这场讲座是心脏中心开办的心血管病患者教育系列讲座,由干部科主任陈怀红教授主讲《高血脂与心脑血管疾病》。记者发现不少听者都是常客。他们听了一回后,尝到甜点,就定期赴课。

  听课人群中有位头发花白的李大伯,每次讲座他都早早地坐在前排,小本子上记得很认真。原来他前年从电厂退休,喜欢运动,每天早上去西湖边锻炼。可因为缺少医疗保健知识,自以为身体很好的他一天晨练中突然“小中风”,救治及时才没有生命危险,但一只手落下残疾不会动了。

  这对他触动特别大,从那以后,他开始参加健康讲座,定期“转战”各大医院听健康讲座。也逐渐懂了自己为什么突发小中风。“门诊时问医生,他们根本来不及向你解释,而在讲座之后的咨询中,医生专家都很耐心,有问必答。”李大伯为自己找到了看病的窍门沾沾自喜地说。

  “医生告诉我清晨起床必须喝一杯水,否则一个晚上没喝水,早晨锻炼身体又出汗,身上水分少,血液粘度增加,很容易中风。这个话我记住了,现在每天带着水杯!”经过针灸治疗,李大伯的手已经能活动,他也开始重视学习养生知识,只要有时间,健康讲座他场场不落。

  8旬老太给儿子增“健商”

  80岁的朱奶奶满头银发,老伴去世后,儿子把她接到杭州来住,儿子和媳妇虽然孝顺,但工作很忙。白天她除了去钱塘江边散步,就在家看看电视、报纸,总感到太寂寞。一天,朱奶奶在钱江晚报上看到浙医二院健康讲座的消息,想起老伴就是因为心血管疾病去世的,她也每次讲座必到,在家里还认真学习医院发给的科普小册子。时间久了,她还认识了同桌李大妈,课后她们经常在一起谈学习体会,讲讲老年的养生及家庭琐事。

  学习后,朱奶奶觉得年过半百的儿子坐机关、开汽车、应酬多、工作忙,生活方式有问题,就唠叨:健康没有捷径,一日三餐蔬菜和荤菜搭配,营养平衡,注意运动等等。还拿出小本本,说这是最时髦的词:“健商”!儿子觉得老妈听过医学教授讲课,到底不一般了。

  记者留意到,听讲座的人,多数都是“银发一族”,中年人和年轻人很少。做讲座的陈怀红教授说,一个医生一天看病最多只是几十个病人,但是半天的健康教育课却能使几百人从中受益。“健康讲座开出‘健康处方’往往也是门诊时来不及做的事。”

  健康讲座的民间版本

  世界卫生组织一项研究结果提示:个人的健康和寿命有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其他还有社会因素,医疗条件,气候影响。有些因素是个人不可控制的,有些则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而这些可控因素对自身的健康状况的好坏起到关键作用。

  这些大伯大妈的集体智慧可不少,昨天,他们还贡献了一些健康小秘诀,我们一一给医生鉴定过啦,希望读者跟他们一起给健康加加油。

  常吃一点蒜,消毒又保健;

  多食一点醋,不用上药铺;

  多吃一点姜,益寿保安康;

  乱吃一顿伤,会吃一顿香;

  干净一身轻,不净百病生;

  一药一个性,乱服会丧命;

  练出一身汗,小病不用看;

  晨起一杯水,到老不后悔。

  不过,最后要提醒的是,医院毕竟是病人聚集的地方,难免有病毒交叉感染,大家去医院“取健康经”,最好还是戴个口罩。

  本报通讯员 余宁宁 本报记者 王蕊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生命 A0014 医院免费讲座成新宠
银发一族转战补“健商”
2008-2-28 48257178002CE173482573FC001B386A[A1-王蕊≈B1-张谷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