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6版:每日新闻·互动
3  4  
PDF 版
· 新人老婚礼 真当好看
· 万斤赣南脐橙
杭州找买家
· 四川老乡篮球队
招募队员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2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张婚礼光盘为啥一群80后“热捧”
新人老婚礼 真当好看
“婚礼新闻”请你说说特色婚俗和难忘一刻
  2008年,又是一个结婚大年,很多新人也要像小刘那样回老家去经历一番。为此,本报开出栏目“婚礼新闻”,欢迎读者讲讲各地的婚礼风俗,如果你在结婚现场,亲身经历或者看到有趣的事、新鲜的事,也请告诉我们。线索、稿件一经见报,从优酬谢。

  我们的联系方式:互动热线96068或email:qbds@zjnews.com.cn,也可以加盟钱报记者QQ群号:35236641,主持人:记者娄炜栋。

  ■本报记者 娄炜栋

  

  在杭州某单位工作的小刘刚刚度完婚假回来,大家原以为十多天的爱情滋润和休假,这小伙子一定被养得是更白更胖了,但没想到回来上班却是一脸疲惫,不但没有变胖,还黑了点,问其原因,大呼:“都是被老家婚礼给‘折腾’的。”

  老家婚礼真有这么复杂么?于是小刘的那张婚礼光盘一下子成了办公室热门话题,尤其是那些正在秘密筹划结婚的青年男女们更是竞相观看和点评,很多同事都觉得,小刘老家的婚礼虽然有点“繁”有点“土”,却别有一番民俗的味道,很多婚礼的细节都是平时没有看到过的,但经解释后却觉得饶有味道。

  小刘的老家在绍兴上虞一个小镇上,正月初五那天,登记结婚了一年多的小两口,各自回了自己的家,一个装作待娶,一个装作待嫁,开始了老家婚礼的“演出”。

  正月初六凌晨4点半,按照习俗新郎早早地被叫了起来,尽管不用焚香沐浴,但开始把一身新郎的行头整整齐齐穿戴了起来,新郎的妈妈早就准备了一桌子“十色水果”和鱼肉,对着家里的大门口,开始祭起了神。楼下,老爸已经把鞭炮放得震天响,绝对不怕吵到邻居,因为这些鞭炮就是要通知他们“今天我家要娶媳妇了。”

  接下来的5个多小时中,新郎倌基本是等待,紧张地等待,接下来的任务很重,要去丈人家里接新娘,这可不是开辆车去把人接回来就可以了事的,接亲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要是出了错,那可是会被当地人指责的,听说有些地方还因为接亲的人不懂“规矩”,接不成新娘的。

  10点钟,吉时,一切准备停当,迎亲队伍站成一队:6名鼓乐手,在当地,小乐队是接亲队伍中必不可少的,敲得越响吹得越起劲,接亲的人越有面子,得让一路上的人都知道,这家人有喜事;2名火把手,由新郎的表亲举着,火把是毛竹做的,灌点煤油塞上棉花,以前接亲都在晚上,所以要走在接亲队伍前做为引路照明;4位长辈,两位抬着一个煤饼炉,两位各自拎着一个煤油灯,都必须有火,还有一个放着炭的老式暖手炉,大意应该是寓示兴旺的意思。再加上8辆婚车,一切在数量上也必须成双成对,整支队伍浩浩荡荡地赶往新娘的家里。

  小刘的丈人家也在上虞,婚车开得慢大概要40来分钟,一到村口,那边就开始鞭炮齐放,告诉全村的人都来看新郎了,这时接亲的队伍还是整齐地排好,但是必须向围观的村民扔喜糖,按理新郎还必须挨个给男人们递烟,据说有些地方村民们还会用毛竹一道一道拦住接亲的人,扔了糖,递了烟才能放行。

  中饭在丈人家里吃,新郎和新娘不能同桌吃饭,等着下午时辰一到把新娘接走。

  1点50分,新娘在乐队一遍又一遍的催促终于开始动身了,这时村里的人都知道新娘要走了,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看新娘。

  新娘出门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为了不带走娘家的一点尘土,新娘穿着一双旧鞋,由长辈在前面用麻袋铺路,踩完一个,把后面的一个袋子再传到前面去铺路,这个仪式叫传袋(代),直走到婚车边,才换上崭新的鞋子上车,表示一个生活时代的过去,新的时代到来。

  还是前面锣鼓响,后面婚车开,只是陪着新娘嫁过去还有一帮子“送舅爷”,都是新娘的堂弟兄和表姐妹,他们的地位很尊贵,属于“坐主桌”的客人。

  3点钟是个良辰吉时,所以拜堂什么的一定要在这一时刻完成,婚车也必须掐着这个时间赶,一到新郎家里,又是一通礼炮,但是新人坐在车里不忙着出来,司仪要先在车前念叨几句,说得是什么话,没几个人听得懂,直到司仪把准备好的五谷往车上象征性地撒几把,喊着新郎为新娘开车门时,新郎才能出来,这时长辈端来洗脸盆,要给新人们洗脸,算是洗尘,但是这年头哪个新娘不化妆,要真的洗脸,不变大花脸才怪,所以只是象征性碰了碰嘴角,接下来又是传袋进屋。要知道小刘家住商品房四楼,一对新人只好踩着长辈们传递着的一个个麻袋走上四楼……

  拜天地、拜高堂、对拜,新人们坐在床上让人喂几颗糯米小圆子,算是甜甜蜜蜜。这老式婚礼算是基本结束了。当然晚上还是少不了大请宾客,还有第二天要回娘家,第三天要去长辈家里谢贺……

  难怪小刘叫累了,不过累归累,看着婚礼的光碟,小刘还是一脸的幸福和得意,怎么说,这样的婚礼肯定让小两口一辈子都忘不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互动 A0006 新人老婚礼 真当好看 2008-2-28 钱江晚报a00062008-02-2800021;48257178002CE173482573FC003DD1AB[A1-娄炜栋≈B1-朱成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