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15版:科教·互联新闻
3  4  
PDF 版
· “华南虎”变广告
· 搜狐早就是“老大”了
· 办公室坐着虚拟秘书
· 硅谷下一个称号:“太阳谷”?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2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硅谷下一个称号:“太阳谷”?
  硅谷的IT精英,用软件、用计算机芯片,甚至用iPOD不断改变世界。现在,他们中的嗅觉灵敏者开始在另一个目标上下赌注,那就是太阳能。

  “看看现在世界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靠软件是不可能解决的。”硅谷“太阳城”公司首席执行官林登·赖夫似乎看清了当下的形势。“太阳城”的宗旨就是以城镇居民住宅为目标,力推价格可承受的太阳能电力。

  曾经在软件业工作的赖夫说,自己的未来就是要推行一种新的供电形式,一种能够减少有害二氧化碳排放的电力,既能赚钱,又保护环境。

  据市场调查公司Clean Edge预计,全球太阳能发电市场的规模将从2005年的110亿美元一路高歌猛进,到2015年将高达510亿美元。

  专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的Miasole公司也是硅谷太阳能先锋之一,其首席执行官戴维·皮尔斯说:“这是迄今我亲历的最令人激动的市场机遇!”

  硅谷瞄准太阳能并非偶然。以芯片闻名于世的硅谷就是由芯片的基本材料晶体硅得名,而现在大多数的太阳能电池板也由晶体硅制成。两个看似截然不同的行业,实则颇有相通之处——芯片和太阳能电池均为半导体,晶体硅的加工工艺也相似。因此对于硅谷的高手们来说,进军太阳能产业,他们是带着技术和经验来的。

  另外,资金成为推动硅谷太阳能发展的动力。据美国“清洁技术风险网络”统计,仅2006年上半年就有大约14亿美元风险资本进入清洁能源领域,其中有三分之一的钱投在了硅谷。

  目前,德国和日本是全球太阳能市场的领军国家,而对于美国,目前全国的电力只有1%到2%的比例来自太阳能供电。硅谷身处大刀阔斧推行清洁能源的加州,无疑拥有最佳平台。Clean Edge创始人容·佩尔尼克说:“如果世界上有哪个地方能让太阳能大放异彩,那极有可能就是硅谷。”

  明日的硅谷,也许会有一个童话般的名字——“太阳谷”。

  新华社记者 张忠霞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科教·互联新闻 D0015 硅谷下一个称号:“太阳谷”? 2008-2-29 48257178002CE173482573FD002CCC59[A1-新华社稿≈B1-陈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