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2版:每日新闻·亲历
3  4  
PDF 版
· 遥想当年踏橹时
· 永嘉山头火气不减
800人齐心救险
· 老婆征婚 老公中介
夫妻俩假征婚骗得9万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3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遥想当年踏橹时
绍兴乌篷船老大的退休生活
◆本报驻绍兴记者 李玲玲 本报通讯员 骆立伟
  春天来了,绍兴河道两岸的柳条发芽了,透过绿枝头,可见一只只乌篷船在穿梭着……这是绍兴水乡的独特风景线,也是越文化的重要象征。而乌篷船后稍头,总坐着一位戴着乌毡帽的艄公,艄公们总是左手放在一边,右手拿着划楫用来把握船的方向,双脚用力踏桨,船稳稳地摇曳在河道中……

  今年年初,负责统一管理经营乌篷船的绍兴水城旅游公司作出规定:年龄超过65周岁的船老大必须“退役”。由此,东湖25名年龄已超70岁的老船工放下了摇了多年的桨,离开了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乌篷船,这些退休后的老船工会干什么呢?

  陶月林,76岁

  东湖第一位船老大

  会说几国话“你好”

  今年76岁的陶月林是东湖上的第一批船老大,他见证了东湖景区这些年的变迁。

  东湖景区附近陶家村的一个农家小院里,陶月林正在劈柴。他还是习惯性地戴着乌毡帽,抬头时,记者发现他的神情很落寞。

  “他呀,划了18年的船,突然不划了,肯定不习惯,这不,只能整天埋头找点事情做做,话也比平常少了。”站在一旁的老伴告诉记者。

  但一和记者聊起乌篷船,陶月林就来精神,他赶紧停下手中的活,搬来两张凳子,点起一支烟,讲起自己当船老大的经历。

  “我应该算是东湖上的第一位船老大。1990年12月28号,东湖开通乌篷船,因为我摇船技术好,首先被选用了。那时景区还很小,还有好多地方没开发呢。”提起当年勇,陶月林丝毫不掩饰骄傲之情。

  “这乌篷船可不是人人都会划的,看起来动动手脚很悠闲的样子,但并不是那么简单。你看,右臂应将桨夹住,同时右手控制方向,这相当于舵;双脚呢,用力踩那柄长桨,相当于发动机,手和脚配合起来,有节奏的一划一踩,船才能像诗人所说的摇曳起来,而且坐在船上的人才会很舒服。”当了十几年的船老大,陶月林练就了一副幽默的好口才,怕记者听不明白,他顺手拿起一根木柴比划起来。

  生活在水边的陶月林从小就开始摸船,小时候跟父亲一起开船跑运输,十几岁时他就能独自撑舵了,他划乌篷船的技术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所以当年东湖招聘船老大时,他首先被录用了,这一干就是18年。

  “每天见不同的人,尤其这些年还能见到不同国家的人,向他们介绍家乡和漂亮的东湖,让他们享受坐乌篷船的快乐,是我喜欢的生活。多数游客喜欢听我讲解,有的还和我留影,并把照片寄给我。接触了这么多中外游客,我还学会了说外语,‘hello(你好)、hello、ok’和美国人说,‘空尼奇瓦’(你好)跟日本人说,老外听了,都冲我竖大拇指。”幽默的陶月林让我们笑开了。

  但话题一聊到退休后的生活,陶月林笑容尴尬起来,已经勤劳多年的他不是很适应这种空闲的生活。“我见证了东湖景区的一天天变化,发展多快啊,十几年前还只有仙桃洞能进,现在都是‘一湖二桥三洞’了。真舍不得离开我那014号乌篷船。”

  谢阿牛,72岁

  一手修船技术

  让他成了香饽饽

  72岁的谢阿牛很爱憨憨地笑,他在东湖上划了10年的乌篷船。划船,对于生长在水乡的谢阿牛来说,轻而易举,这不,曾是兽医的谢阿牛不仅会划船,修船本领也不逊色。

  采访时,记者在东湖景区里面碰到了正在修乌篷船的谢阿牛。“不让划船了,但我会修船,所以又被请回来了。”与谢阿牛聊天很轻松,他那慢悠悠的绍普话总能逗人笑。

  “这是桐油灰,防水的。”在与记者聊天中,谢阿牛也不用停下手中的活,一心二用的他熟练而又认真地往船篷里抹着桐油灰。

  “现在会修船的年轻人不多,所以我们这些老骨头还用得上。”说这话时,谢阿牛笑了。东湖景区的工作人员骆立伟也表示,会修船人员的确不多,一般只能在老船工中找。

  “在东湖做船老大很有意思,不仅能呼吸新鲜空气,空闲时,还能在船上喝一口老酒,吃一颗茴香豆。当年还有一个叫宋希刚的大学生因为羡慕我们的生活,跑来和我们一起当船老大,当时我还教过他怎么划船呢。”外人眼中看似简单而枯燥的划船生活,在谢阿牛看来却是一种享受。

  因为在景区见到的人多,谢阿牛在家里很受欢迎,“孙子最爱听我讲一些好玩事了,每次我回家都缠着我。这以后不划船了,不知道在孙子那还有地位不?”

  蒋阿太,71岁

  三个儿子没一个愿划船

  这个行当谁来接手

  “乌篷船当然是我们老船工划得最好。”和多数老船工一样,蒋阿太有一种船老大的骄傲。

  “过去交通主要靠船,现在经济发达了,乌篷船已经成为绍兴的文化特色,别看我们是没上过学的农民,但因为我们对绍兴了解,所以成了游客心中的好导游,我还经常给游客背有关于绍兴的诗。”说着说着,蒋阿太神情专注地背起诗来:“箬占东湖,凿自人工。壁立千尺、路隘难通。大舟入洞、坐井并观空。勿谓湖小,天在其中。这是郭沫若1962年写的说陶公洞的。”

  “我现在有一个担心,我们这些老船工都走了,年轻人跟得上吗?我三个儿子没一个人愿意划船。”蒋阿太的担心也不无道理,目前东湖景区的船老大60岁以上的占主流。

  朱运来,76岁

  摇了多年船

  不甘空手回家

  “摇船不仅锻炼身体,还是我们老两口一笔不小的经济收入。”76岁的朱运来家在东湖镇松陵村,每天6点钟起床,骑约一个小时的自行车到东湖景区,中午在船上吃中饭,间或喝口老酒,抽支烟,更多时候与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聊天,晚上收工后再骑车回家。这就是朱运来8年来每天的生活,对从14岁就开始摸船的朱运来来说,这一叶扁舟、一支桨曾是生活的主要部分。

  朱运来回家务农了,他和记者介绍自己的现在生活:“种种菜,去村上茶室坐坐、聊聊天,打发一下时间。”说着,朱运来摊开自己的双手,边比划着边“委屈”地吐苦水:“握惯了长桨的手再去摸锄头,总觉得怪怪的。”

  离开乌篷船是不得已的选择,而让朱运来失落的是:“我们划了这么多年船,但最后却是两手空空回家,没有任何报酬,以后只能靠孩子养老了。”

  记者了解到,原来在水城旅游公司没有接手统一经营管理前,绍兴的乌篷船大都是承包经营,船老大一般是承包老板从附近农村请来的,干一天就给一天的工钱,所以他们“退休”后,老板也就不管了。

  “也正因为经济待遇等问题,绍兴船老大一直存在青黄不接的困境。所以我们公司希望以后能完善这方面的制度,只要有了保障,经济待遇提高,就不担心乌篷船船老大后继无人。”水城旅游公司开发部经理范惠民也了解这批退役老船工的情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亲历 A0012 遥想当年踏橹时 ◆本报驻绍兴记者 李玲玲 本报通讯员 骆立伟 2008-3-5 钱江晚报a00122008-03-0500018;48257178002CE17348257402003D1E75[B1-苗丽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