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4版:2008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 雪灾:人大代表的“高频词”
· 记者跑驻地
我有“新发现”
· 委员长听到了我的建言
· 乡亲凝望我远行
· 厉兵秣马待显身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3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雪灾:人大代表的“高频词”
  2008年春节前一场百年不遇的持续雨雪冰冻天气,横扫南方大半个中国,罕见的冰冻雪灾给我国造成了巨大损失。也使雪灾、抗灾成为会场内外讨论中出现的“高频词”。农业保险制度这个“减震器”以及国家抗灾减灾再次成为出席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和专家关注的热点。

  竹子倒了,竹农怎么办

  镜头一:“今年的冻灾后,我特意跑到农村看了下,损失太大了!”全国人大代表、衢州市农科所所长汪惠芳说。2月20日,汪惠芳到衢州灰萍乡对灾后情况进行调研。爬到山头,满目冰天雪地,看着整片竹林倒伏在地,她鼻子酸了,眼睛红了,“太心痛了。”

  “农民是靠天吃饭的。”全国人大代表俞学文是茶农出身。“雪灾后,我去看过很多茶农,不少茶叶被冻坏,冻焦。一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农民只能望天而叹。农业生产面临自然与市场双重风险。自然灾害风险更是农民最担心和无法解决的问题。雪灾虽然已经过去了,但是如果再发生这样的自然灾害,可怎么办?”

  代表建议:2005年,汪惠芳在全国两会上就进行过呼吁,当时回良玉副总理亲笔批示,“龙游试点”得以推行。一年来的效果证明,农业保险的确应该全面铺开。

  “但是目前农业险种少,力度不够,没有完全铺开。”经过这次雪灾,汪惠芳再次提出加快农业保险制度建设的建议,希望尽快建立多层次的农业保险体系。

  涉农保险面临“两难”

  镜头二:全国人大代表、奉化市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拿着手中的一份资料,语速有些快:“农业太脆弱了,这次雪灾真的让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这是傅企平碰见记者讲的第一句话。“在今年的雪灾中,农作物受灾面积1.78亿亩,其中成灾8000多万亩,绝收2000多万亩,因灾死亡的畜禽6900多万头。”

  傅企平查阅过资料,据中国保监会统计数据,截至今年2月12日,保险业共接到雨雪灾害保险报案85.1万件,已付赔款10.4亿元,但其中农业险报案量仅1.73万件,保险赔付4014万元,只占总案件数的2%,总赔款额的3.9%。傅企平说:“应对雪灾,涉农保险严重缺位。”

  

  代表建议:在傅企平看来,农业保险举步艰难,就因为它遇到一个两难困境:如果按市场化规则制定保险费率,农民根本交不起;如果按农民能接受的价钱买保险,保险公司又赔不起。属于政策性险种的农业保险,目前除了免缴营业税外,国家暂无系统的政策补贴。傅企平已经撰写了关于“农业保险法”的议案,准备在两会上大声疾呼:脆弱的农业,亟须农业保险的有力保障和支持。

  减灾能力也是生产力

  镜头三:这场雪灾把交通运输凸显的问题推到了最前沿。虽然没有亲身体会一下交通的困难,但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公共卫生应急检测重点实验室主任卢亦愚在春节前接到一个电话,让他感慨良多。“我有一个朋友回深圳过年,从杭州到深圳这段火车,整整走了三天。一场雪灾,让我们反思的问题很多。”我国防灾减灾手段与发达国家相差较远,迄今无综合防灾减灾管理机构,尚无一个完备的综合减灾管理体系;单一灾种机构建设重复,负面影响大。

  

  代表建议:“我们必须树立起‘防灾减灾就是增产’和‘减灾能力也是生产力’的新的经济观。”卢亦愚说,树立起“防灾减灾——危机管理——国家安全”的新防灾观,加强对灾害的研究,进行科学的管理是提高人类防灾、减灾与救灾能力,是保证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2008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A0004 雪灾:人大代表的“高频词” 2008-3-5 48257178002CE17348257402004CC11E[B1-逯海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