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10版:人文·深度阅读
3  4  
PDF 版
· 风从四面八方吹来
· 青春依然是温暖的
· 赫拉巴尔的阳光
· 万峰出书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3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
赫拉巴尔的阳光
  在捷克著名导演杰里·闵采尔的电影《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的开头,当主人公迪特从被关押了15年的监狱出来时,我愉快地发现,扮演迪特的演员分明就是原作者、捷克文学大师赫拉巴尔的模样:稀疏的白发在头顶残存着,深凹的眼睛,瘪下去的嘴角上带着既嘲讽又善意的笑。

  阳光照在刚出监狱的迪特身上,他眯缝着眼睛,开始了他那古怪的生平回忆。小说《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的手稿也是在剧烈的夏日阳光下打字出来的。赫拉巴尔在小说前面的作者说明中说,“我没法直视强光照射下那页耀眼的白纸,没能将打出来的稿子检查一遍,只是在强光麻木下机械地打着字。阳光使我眼花缭乱得只能看见闪亮的打字机轮廓。”

  《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这部电影如同小说的诞生一样,呈现出一种阳光下的景物那闪烁和斑驳的特点。阳光下的景物往往会失焦,会虚光,十分缭乱,让人眩晕,但这种眩晕同时会给人带来一种颇为愉快的感觉。电影还原了小说“语流说书”的形式和特点,流畅、绮丽、古怪,带有浓厚的黑色幽默,它将半个世纪的捷克社会的变迁推到了一个小个子餐厅服务员的百万富翁梦的背后,呈现出赫拉巴尔所独特的“巴比代尔”的气味。“巴比代尔”是赫拉巴尔为概括他作品中的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形象而创造出来的一个新词,指那些生活在“垃圾堆”上但保持着乐观幽默的处世态度、并能随时随地发现美的底层小人物。

  前不久,我刚看了爱尔兰作家约翰·班维尔的文学游记《布拉格——一座幽黯的城市》。班维尔写他在上世纪80初到达捷克首都布拉格时,这个城市还处于相当严苛和幽黯的时期,他跟随一位教授来到了一个文学酒吧吃午饭。这个酒吧位于老城广场边一条狭窄曲折的小街上,酒吧窄长、低矮,天花板已经被油烟熏黄了,里面摆满长条凳和三角凳。但班维尔很兴奋,他觉得他很可能在顾客中认出赫拉巴尔来,因为这样的一家酒吧,应该是一直做着各种粗活来糊口的赫拉巴尔很可能来的地方。我理解的班维尔所说的幽黯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有赫拉巴尔的阳光存在着。有阳光存在的地方,幽黯总是更突出更有质感。

  《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的说书特点在一头一尾有着明显的体现。电影也是这样。开头是“请注意,我现在要跟你们讲什么。”结尾是,“你们听够了吗?这一回我可真的结束了呀!”赫拉巴尔自己的结局是这样的,1997年,这位当代捷克最杰出的作家从医院五楼窗口坠了下去。

  我读过赫拉巴尔作品中的《底层的珍珠》、《过于喧嚣的孤独》、《自传三部曲》以及这部《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至今都有余香之感。很幸运的是,最近看的这部杰里·闵采尔导演的电影,跟赫拉巴尔的文学水准相当匹配,这对于一个书迷和一个影迷来说,是双重的愉快。马门门

  《过于喧嚣的孤独》赫拉巴尔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深度阅读 D0010 赫拉巴尔的阳光 2008-3-6 48257178002CE1734825740100180614[B1-文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