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7版:人文·文娱新闻
3  4  
PDF 版
· 国人可参观
“南海一号”发掘过程
· 目睹一场四世同堂的饺子家宴
· 姓“国”的和姓“民”的
成了“兄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3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本报寻找“四世同堂”活动第二阶段进入倒计时——特色家族PK
目睹一场四世同堂的饺子家宴
  本报讯 门一打开,一股热烈的气氛扑面而来。满屋子都是人,大人们有的吃着饺子,有的坐在沙发上随意地聊着天,小孩子则高兴地玩耍着。这是近日记者在中山中路太平坊巷1号4楼见到的场景。

  中国美院公共艺术学院和本报共同推出的寻找中山路上的“四世同堂”活动,目前已进入第二阶段,主办方正在进行9个入选家族的资料整理阶段。日前,记者从9个入选家族中挑选了3个最具特色的家族进行了采访。

  汪家四代共有32口人。汪家人的聚餐是饺子宴,全家动手包饺子。这顿饭大家吃得很尽兴,因为桌子上碗差不多都空了。汪家的第四代——一个机灵的小男孩对着摄影镜头摆起了奥特曼的动作,甚至还拿着奥特曼的面具到处乱跑。

  为了参加此次活动,汪家特意在这天晚上聚到了一起。吴老太太显然是当晚的“明星”,笑眯眯的坐在人群中,身边围绕着小辈。她不时跟小辈们讲述汪家的往事和中山路的历史。

  过了一会,不知谁拿出了家族的老照片,引发了年轻人们的好奇,大家拿着照片时不时地问自己的父辈和吴老太太:“这是谁啊?”“这是哪里啊?”

  最具有特色家族大PK

  住得最近的四世同堂:汪家

  为什么说汪家是“距离”最近的“四世同堂”?是因为这个大家族的各个家庭几乎都聚集在以太平坊巷1号为中心的小圈子内。在太平坊巷1号,第一代——吴儒珍老太太和大儿子一家住在4楼,而二女儿和五儿子则住在5楼;出了太平坊巷1号,二儿子住在惠民路,三儿子住在光复路,四儿子住在高银街。住得近当然有住得近的好处,因为距离近,汪家32口人可以经常聚会,而且相互之间有点什么事情的话基本上都能随叫随到。

  最实在的四世同堂:王家

  入围此次活动的9个“四世同堂”家族可以说是各有所长,其中不乏银行世家、文化世家,这当中有一个家族却因为散发着浓厚的市民气息而入选,它就是有着41口人的王家。

  王家的第一代王骅1919年出生在打铁关,曾在河坊街一带做过店员,后遇到了妻子董菊英。现在老人住在观音塘怡静坊。采访的那一天,王家的人像拉家常一样与记者聊着天,董老太太甚至还讲述了她年轻时候的故事。

  王家的实在可以从王骅老人列出的几条体现自家竞争力的理由中看出来:“我们及子女、孙辈成家的,均家庭和睦,能尊老爱幼,婆媳、兄弟姐妹、妯娌之间的关系也很融洽,相互理解,互帮互助的;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我家有四个子女相继‘上山下乡’和‘支边’,他们能在那里安心劳动……”

  这些年王家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但住房条件改善了,还有了好几辆私家车,对此王骅对记者说,“我真是心满意足。小辈们听话、政策又好……”

  最具“人气”的四世同堂:马家

  这是一个有着42口人的大家族。马家的第一代马翼如今住在中山中路东羊血弄。如果马家的所有家庭成员聚在一起吃饭,就要用四张桌子,所以马家人如果聚会的话一般会选择去饭店,因为那里空间宽敞。采访当天,马翼老人指着马家的一张合影照对记者说,这张照片就是在饭店里拍的,当时还是请饭店服务员帮忙拍的。

  1916年出生的马翼是苏州人,在上海当过地下党员,1949年调到杭州工作。马翼有5女2子,几十年过去了,马家的规模越来越大,“人气”越来越旺,记者手中的马家家族成员名单,简直看得人眼花缭乱。

  本报记者 裴建林

  本报通讯员 王宗院 黄曹意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文娱新闻 D0007 目睹一场四世同堂的饺子家宴 2008-3-7 钱江晚报d00072008-03-07000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