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7版:每日新闻·民生
3  4  
PDF 版
· 空巢不独 家有“女儿”
· 打牌正酣
老伯突发脑中风
· 清扫,冲洗,烘干 扫路车统统搞定
· “西子”学胜东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3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我省60岁以上的老人达674万,城市独居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该如何养老?
空巢不独 家有“女儿”
解读杭州灯芯巷社区的居家养老模式
■本报记者 李冠男 本报通讯员 黎 莉
  ■本报记者 李冠男

  本报通讯员 黎 莉

  

  在前不久的杭州市两会上,一份关于“居家养老”的提案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在这份提案中有三组数据颇令人深思:浙江是中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份之一;杭州是全省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之一。据统计,目前,全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674万,约占人口总数的14.55%。

  杭州的独居老人能否“空巢不缺关爱、独居总有陪伴”?日前,记者带着提案,走访了实施居家养老试点的杭州灯芯巷社区。

  【居家养老的“12345工程”:杭州天水街道从2006年3月起成立助老岗,街道里的每个社区都配备了一名助老员;开通了2条求助帮忙热线;家属、社区工作者、楼道小组3个助老团体;每天见一面、每天做一事、每天记一笔和每天查一次的“4个一”;开展天、周、月、季度、年度5个时间段的助老工作。】

  11位老人1个“女儿”

  俞素娟——灯芯巷社区的助老员,记者见到她的时候,她正忙着要把一块手表送去修理。“是社区一位老人的。他年纪大了,跑来跑去累,这种事还是我来做比较好。”俞素娟笑着说。

  作为杭城老社区,灯芯巷目前老年人占全社区人口的22%,俞素娟的工作就是照看其中11位年纪较大或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每天到11户老人家里走一遍,给老人跑跑腿、做些家务、买买东西,和老人们拉拉家常,哪位老人病了还要及时地送去医院,这些琐碎又不轻松的事,俞素娟一干就是两年,风雨无阻。

  不管走到哪,俞素娟都会带一个小包,这是她的“百宝箱”——里面装着11位老人家里的钥匙、用来分装每位老人买菜钱的小袋子、鞋套、附近医院的联系手册还有她自己掏钱买的一个血压仪。每天早上7点左右她就背着小包出门了,一户户跑下来要到傍晚6点才能回家。“我的小灵通是24小时开机的,老人们可以随时找到我。”

  宋爱玉奶奶一说起俞素娟,两眼就泛泪花:“要不是小俞,我还不知道该怎么过呢。”每天的菜都是俞素娟买的,为了让老人吃上新鲜的肉,她特地跑到仙林苑菜场去;怕水溅到老人,细心的她在水龙头上裹了防溅布;为让老人看上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俞素娟又去办了有线电视;老人的裤子破了,还是俞素娟拿去补的……在这个家里,处处都有“女儿”俞素娟花的心思。宋奶奶说,后来自己要从灯芯巷拆迁出来了。可是一开始她怎么都不肯搬,怕一搬就得不到俞素娟的照顾了。最后是灯芯巷社区主任出面向她保证,就算搬过去,她仍是俞素娟的照顾对象,她才放心。

  社区里其他老人也都有同感。老人们经常说,有了助老员之后的这两年,和以前的生活差别实在是太大了。以前都是孤孤单单一个人,现在做什么事前,他们都会听听助老员的意见,有商有量。“有了她,我们不仅生活上有了帮手,在心灵上也有了依赖。”

  

  【街道主任的话:】

  天水街道副主任姚唯一告诉记者:“除了‘12345工程’外,我们还应老年人的要求建了食堂,但名字我们不叫老年食堂,叫‘女儿家’,有些老年人不愿意听到说他们老,‘女儿家’听着就感觉亲切。还有,我们这里还有个“鲍大妈聊天室”,名气很大呢,是老年人自己的聊天室,啥事体都可以谈,对他们进行心理护理。”

  “中国特色”的居家养老

  为什么我们会有那么多独居老人,提出提案的杭州市侨联分析了三个原因:一是生活和住房条件改善了,许多老年人喜欢独居。二是计划生育使家庭结构小型化,子女选择与老人分开居住;三是人口流动日益频繁,许多子女出国留学、外出创业、工作等。

  国际通行办法是把这些独居、空巢老人送进养老院。但发达国家和中国上海等地的实践表明:养老院只能是一种必要的补充,而绝不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灵丹妙药”。因为专业化、产业化的老人护理需要巨额开支,西方发达国家养老院为老人护理耗费了大量财物,实际效果却有限。在我国也一样。一方面因不符合中国传统孝道观念,愿意入住福利院的老人不到十分之一,另一方面我国城市现有的养老院床位只能接纳不到百分之五的老人,杯水车薪。所以,我们迫切需要的,是一种符合老人特点和心愿的,以居家为主并由社区提供服务保障的养老机制。

  居家养老该如何进行?结合杭州市实施的情况,市侨联提出了建议。

  整合社会力量。服务关爱独居、空巢老人的服务机构、设施可以实现社会化,开展有偿和无偿服务。如:独居、空巢老人看病不方便,社区可以动员辖区医疗保健机构,实行主动上门服务;购物困难的,社区辖区内大小商场、超市可以送货上门等等。

  多方筹措资金。给老年人建设活动室、提供医疗救助等方面,需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可采取财政拨款、社会集资、有奖募捐、各方捐助等方式解决社区养老助老服务资金问题。

  组织志愿服务。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工作除了专业工作人员之外,还应有相应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作为支撑,组成诸如“老年服务小组”、“送温暖小组”、“孤老残疾保护网络”等志愿组织。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民生 A0007 空巢不独 家有“女儿” ■本报记者 李冠男 本报通讯员 黎 莉 2008-3-10 48257178002CE17348257407002F039D[A1-李冠男≈B1-温浩杰];钱江晚报a00072008-03-1000030;钱江晚报a00072008-03-1000025;钱江晚报a00072008-03-100002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