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2版:人文·文化新闻
3  4  
PDF 版
· “租界风波”、“姓社姓资”
两位见证人追忆深圳往事
· 名片
· 采访点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3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视察深圳特区。这趟南巡,邓小平作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日前,记者赶赴深圳,采访了当年陪同邓小平视察的两位亲历者吴松营和陈锡添……
“租界风波”、“姓社姓资”
两位见证人追忆深圳往事

■本报特派记者 韩晓军 文/摄
  深圳人为什么对“改革开放”这么有感情?

  因为“29年前,连吃的青菜都得自己种”

  2008年春天,记者站在深圳福田区荔枝公园附近的天桥朝两头望,一片大都市的繁华:深南大道的两侧高楼幕墙在春日的阳光中闪耀,而车辆通行非常顺畅的道路,是让人很羡慕的来回八车道,邓小平画像前人们迅速地移动着。一个即将交付的楼盘将自己包扎成巨大的礼物,在巨幅、飘飞的红丝带上,写着:“献礼特区29个新年”。

  从1980年算起,深圳变身为“经济特区”已经28年。这28年太不可思议了!

  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并颁布《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确立深圳为经济特区,之后发生的一切,改变了无数涌入深圳的创业者的命运。

  一位上世纪80年代初由湖北来这里创业的老“深圳”对记者说,那时家乡人都以为我到“小香港”去发财了,谁知道,我是来到了“南泥湾”。

  他说,那时,深圳建了特区,都说这里满地是黄金,其实,我1982年到深圳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破败,现在的罗湖区如此繁华,那时是荒地,什么都没有。

  当地很多人都偷跑去香港谋生,这里不要说日用品没人生产,就连蔬菜都没地方买。所以,当时不管你在深圳干什么,你是部长、厅长、处长还是打工仔,下了班都要垦荒种菜,种给自己吃。

  深圳成为特区的这28年也成就了很多人的人生传奇。深圳目前的常住人口有1100万,而“至少800万是外地人,甚至是外省人。”

  与深圳人交谈,记者一不留神便会听到有关创业的传奇故事。比方,一个杭州妹在这里从50万元起家变成了亿万富翁,一个湖南仔从一文不名变成了这里显赫的名流之类,类似的故事太多太多,在街头几乎俯拾皆是。

  深圳人为什么对小平南巡记得这么清楚?

  因为“若不是他的讲话,我们出去都不敢说是深圳人”

  记者在深圳的地铁上拦访,几乎有80%的深圳人记得邓小平南巡的事,剩下有10%的人说“听说过”,说不知道的人很少。

  一对从成都来投奔儿女移居深圳皇岗的薛姓老夫妇对记者说,他们清楚记得邓小平南巡是在1992年,因为他们儿子就是听了他的讲话,才在1992年下半年跑到深圳来的。从那之后他炒股、做房地产,很快便赚了很多钱,传回到他们那个县,成了很多人的榜样。

  然而,在最初的时候,“我是深圳人”并不给“试验田”里的人带来荣光。

  “若不是他的讲话,我们出去都不敢讲是从深圳来的,而改说是从宝安来的、从惠州来的,否则都没人肯接待。”

  另一位亲历者吴松营(1981年初到深圳,是特区第一代“移民”,也是后来全程陪同邓小平南巡的工作人员之一)忆及特区设立那几年的垦荒以及种种风波,仍有难掩的激情。

  “深圳设立特区之后,曾被‘卷’入租界风波。”吴松营说。

  1980年8月26日,深圳被正式划定为经济特区。但当时深圳是一片荒凉的渔村,羊肠小道、低矮的屋舍,要什么没什么。现在有很多猜测经济特区之所以发展得那么快,是靠中央政府给了很多钱。其实不是的。

  “举办经济特区之初,邓小平就说,‘中央没有钱,要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特区人便是依靠中央给的系列优惠政策和鼓励探索、试验的特殊措施,开始闯。当时从上到下,都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改革,一定要开放,但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国有土地不能租,不能出让,不能出卖,这是写进宪法的,要怎么办才能杀出一条血路。要怎么干?”

  当时广东省的领导都把目光对准了香港。“要学香港,香港也是一个港口,也是弹丸之地,为什么能那么繁华?”

  香港寸土寸金,而深圳特区有土地、有劳动力,是不是可以让香港的企业到深圳来办厂?这就是特区人招商引资的最初想法。“招商引资,现在大家都知道,都在干,但那时是不敢想的”。吴松营说,但是他们不能不干了,因为对于他们这些来深圳“拓荒”的人说,旧的一切已被抛在脑后,所有的人眼睛都盯着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于是,他们开始试着把深圳罗湖区的一些荒地租给外商建宾馆、办工厂,然后用收进来的租金再开发一片,去做交通做其他的建设。就是用这种滚雪球的方式开始“垦荒”。

  深圳开始发展了,但没想到引起了轩然大波。1982年,最先是北京、上海一些大报陆续刊登了《旧中国租界的由来》等文章,指责他们拍卖土地,是为了搞像清朝那样的“租界”,是严重的“卖国”行为。

  之后“深圳人卖国、“广东省搞资本主义”等言论在全国传开了,从北京、上海到全国各个地方都在批评深圳的做法。“当时我们压力很大,我们当时就是小小地汲取香港、新加坡等地区的经验,小小地打破计划经济的限制,小小地试行市场经济。但惹来了这么多的争议,可见当时思想解放的要求有多迫切。”吴松营说。

  1984年、1992年,小平两次视察都给深圳人吃了定心丸

  因为他说的这七个字“特区姓社、不姓资”,争论才得以平息

  1984年1月,邓小平第一次来深圳视察,充分肯定:“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同年年中,中国政府决定对外开放北起大连、南至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深圳的上上下下都开始心安了,开始了更多的改革探索。”

  但到了1990年,又有不少人开始怀疑中国改革开放和举办经济特区的政策。

  于是,很多人、特别是“试验田”里的人们都在期待一个说法以正视听。

  1992年1月19日上午9时,小平同志乘专列抵达深圳,这次“南方之行”,有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让中国改革开放国策得以延续。

  “这已不是一种记忆,而是一种根植和生长。”时隔多年之后,作为仅有的全程随行采访的文字记者之一,陈锡添依然能清晰地记得诸多细节。

  “老人家一到宾馆,就从房间出来,‘快点叫车,别人把深圳说得一塌糊涂,说资本主义复辟了,到底是怎么情况啊,我急需确认。’”

  “参观回来后,大家都在车上争论‘深圳姓资姓社’,老人下车后说,‘那些人尽讲屁话!’”这些话在后来的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中,都被隐掉了,但当时这个对我来说是很震撼的。”多年之后,当年的亲历者仍为小平的“大胆”而赞叹。

  “是家常式地聊天,但聊的都不是家常。”另一位亲历者吴松营也说,“几乎有关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的问题他都谈到了,如‘姓社姓资’、‘敢闯’、‘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共同富裕’等,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提出了生产力的标准,对解决当时人们在思想观念方面的很多困惑,是极具针对性的。”

  他们仍然记得,当年,小平同志一边观光深圳市容,一边同陪同人员亲切交谈。在看到8年前他到过的地方已经换了模样,变得如此生机勃勃时,小平很开心,说:“8年过去了,这次来看,深圳、珠海特区和其他一些地方,发展得这么快,我没有想到。看了以后,信心增加了。”

  在谈到办经济特区的问题时,小平同志说,对办特区,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担心是不是搞资本主义。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

  说完这七个字,边上的人热烈、长久地鼓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文化新闻 D0002 “租界风波”、“姓社姓资”
两位见证人追忆深圳往事
■本报特派记者 韩晓军 文/摄 2008-3-13 钱江晚报d00022008-03-13000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