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9版:每日新闻·文娱
3  4  
PDF 版
· 干干净净的“魔力红”
很媚很媚的摇滚乐
· 良渚古城不愧为“中华第一城”
· 唱完歌以后的主持人
要演情景剧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3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国内权威专家来杭再度肯定良渚古城重大发现
良渚古城不愧为“中华第一城”
  本报讯 良渚古城的发现石破天惊。在昨天举行的良渚古城考古规划研讨会上,权威专家表示,良渚古城是对良渚时期的重要发现,考古价值十分重大。

  张忠培、严文明、徐苹芳等国内的考古界权威专家对良渚古城今后的考古发掘作了探讨。在研讨会前,专家们专程赶赴古城,进行了实地考察。在会上,专家们再次对良渚古城墙的性质和地位作了深入探讨,认为这么大的土建工程,显示了巨大的社会动员力量。整个良渚古城,包括古城墙范围内的莫角山(宫殿类建筑)和反山大墓(良渚王陵)等遗迹在中华文明起源上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此前,著名考古学家、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严文明等认为,良渚古城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堪称中华第一城。昨天,张忠培仍表示,这一古城的发现,是中国五千年历史研究的新曙光。

  良渚古城的年代不用怀疑

  良渚古城发现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斌曾在余杭瓶窑葡萄畈段的古城城墙墙体顶部,发现了柱洞等良渚文化遗迹,并出土有许多良渚文化晚期陶片,再加上古城四面城河边缘的良渚文化堆积层,刘斌提出了古城使用的下限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的推断。

  对于这一论断,昨天与会的专家表示认同。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严文明说,在座的专家根本没有怀疑古城的年代。    

  古城工程量之大超出想象

  古城已揭露的西城墙宽达60多米,参观后的专家,用超出想象来形容古城工程的巨大。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王巍在参现古城后表示,古城的修建,显示了古人的调配、管理能力,工程量的巨大及复杂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裴安平表示,不论这些石头是泥石流夹带下来也好,是从山上运下来也好,这充分展示了史前的社会动员力量。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一个古城有这么大的社会动员力量。

  古城墙什么用,防水还是住人?

  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原所长徐苹芳认为,在莫角山周围,发现了这么一圈石头,意义重大。这个圈,叫城也好,叫堤也好,都是可以的,因为在古代,城和堤的功能差不多,城也防水,堤也防水。就是现在,长江边上城市的城墙也是防水的设施。

  徐苹芳认为,就中国历史而言,有没有城墙,并不是中国城市的特征,像殷墟就没有城。就莫角山及周边遗迹来看,它就已经是城市了,这次发现了石头组成的城墙,更加增加了这个城市的魅力。在莫角山遗址周围有这么大一圈城墙,对莫角山遗址在我国文明发展史上的意义没有任何损害。因此,这一古城的发现,标志着文明的出现,标志着国家的出现。

  古代的良渚是在湿地上建起来的,这个城市具有江南特色,里面应有很大一片水域。这个城市还有哪些内容,需要进一步研究。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何驽认为,良渚早期是泡在水里的,古城墙这么宽,既有可能防洪,也有可能是住人的。因为长江中游有的古城,就在城墙上住人。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这些古城墙仅是政治性功能的建筑。也就是为了显示城内“王”的存在。

  江南在良渚时就很发达了

  严文明表示,良渚文化在中国是一个强势的文化。可以说,它的社会生产,超过同时期国内其他文化。当时的农业生产水平非常高,如果不高,怎么能支持古城墙这么大的土建工程。与同时期其他文化相比,良渚文化也是比较富裕的文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环太湖一带是良渚文化的主体区,江南在良渚时期就非常富裕了。

  严文明表示,在这一古城墙内,是当时良渚的统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有宫殿(莫角山遗址),有王陵(反山大墓,有这些东西,就是都城了,良渚文化最高规格的东西在这里。)1986年,在瓶窑镇反山的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良渚文化部族“显贵者”专用墓地,相当于王陵,同时出土一件重达6.5公斤的神人兽面纹玉琮。1993年,在对瓶窑莫角山遗址发掘中,发现这是一处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的人工堆筑的巨型礼制性建筑基址,从而奠定了良渚遗址在良渚文化范围内的中心地位。这些遗迹本身,在中华文明起源上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本报记者 金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文娱 A0009 良渚古城不愧为“中华第一城” 2008-3-23 48257178002CE17348257414004A4F37[A1-金毅≈B1-陆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