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8版:背影
3  4  
PDF 版
· 明格拉:电影诗人猝然别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3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曾凭《英国病人》狂揽奥斯卡9项大奖
明格拉:电影诗人猝然别世
■本版撰稿 林晓
  当地时间18日,英国文艺界突传噩耗:曾凭借影片《英国病人》摘得奥斯卡9项大奖的著名导演安东尼·明格拉由于扁桃体癌手术后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4岁。

  英国首相戈登·布朗随即发表声明,称明格拉是“英国最伟大的天才创作者之一,是我们最棒的编剧和导演之一,是英国电影工业的一个伟大的战士以及文学和歌剧的专家。”

  明格拉一生只导演了六部电影,却成为了英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电影人之一,他被人们称为“电影诗人”,被称为“英国史诗影片名导大卫·里恩之后,世界影坛上面史诗类型影片里,差不多仅有的一柄火种”。

  然而,正当中国的影迷们期待着他于6月再次来到中国,担任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之时,明格拉却突然地走了,这位正值壮年的电影大师骤然辞世,令世界影坛唏嘘不已。

  被忽略的童年

  明格拉于1954年出生在英国怀特岛里德镇上一个意大利移民家庭,家中有五个孩子,而明格拉却一直觉得自己是被父母所忽视。那时候,他的父母一直忙于打理家族经营的咖啡与冰淇淋生意,他们在怀特岛上气候宜人的海滩上拥有一系列售货亭。

  尽管其生活的环境总是显得喧嚣嘈杂——就连家中的厨房也被用来制作供出售的咖啡和冰淇淋——但明格拉却总是表示自己仿佛置身事外,他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离开里德镇,随便到哪里去都行。

  可是当他步入校园后,却不得不同时帮忙照看家中经营的咖啡店,或是利用晚上的时间开着小货车运送冰淇淋。不过,在他逐步成为家人眼中的累赘后,母亲开始习惯打发他去镇上的电影院里观看美国西部片,也正是在那里,明格拉开始了与电影的初恋。

  就在明格拉去世的当天,当地电影院一位放映员回忆说:“他在看电影时所表现出的聚精会神程度实在不像是那个年龄段的孩子。他能连续数个小时盯着银幕一动不动。”

  十几岁时,明格拉退学了,原因是校方认为他是一个最具破坏性的学生。不过好在他的学习成绩还算优异,最终得以进入赫尔大学攻读戏剧专业。

  他在那里遇到了一位貌似隐士的图书馆馆员,也就是诗人菲利普·拉尔金,同时又师从著名编剧艾伦·普拉特学习戏剧写作。

  在25岁那年,他终于下定决心成为一名自己梦想已久的专业作家。

  从编剧到导演

  在学习戏剧写作的同时,明格拉还对音乐感兴趣,他写了一些歌,想以此积累一些人气让自己能踏上专业编剧之路。同时他也开始执导舞台剧,以此作为他学术上的积累。由于他1981年的戏剧《鲸鱼之歌》取得了成功,他在广播和电视剧方面也开始崭露头角,甚至凭《曼谷制造》获得伦敦影评人协会的年度最佳剧本奖。

  1991年,明格拉首次执导电影《一屋一鬼一情人》,反响不错。1993年,他拍摄了进军好莱坞后的第一部影片《红娘先生》。36岁才从电视圈跨入电影圈的明格拉,并不具备任何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没有大公司的资金支持,明格拉总要拿着自己的剧本四处游说,看别人的脸色行事。

  但他早期的这两部而今看来影响力有限的作品,却恰恰体现了明格拉驾驭悲喜两极情感戏的能力:《一屋一鬼一情人》类似同年作品《人鬼情未了》的剧情假设,在明格拉的叙事思维中,加深了男女主角对自我情感的认知与怀疑的探讨,使得人与鬼的纠缠完全脱离渲染大悲大喜的滥俗指向,放大了关于失去与拥有的辨证价值;《红娘先生》的喜剧设置则彰显出了明格拉举重若轻的叙事技巧,一对青梅竹马的夫妇从离婚到重婚的心理变化过程,以及其间发生的一系列荒唐事均是笑点百出,余韵不绝,颇具欧洲导演特有的浪漫主义风范。此片男主角马特·迪隆日后回忆道:“也许当时的我并未意识到明格拉的真正能量,但他对演员说戏时所表现出的那种狂热,却让我始终能在百分之百的认同感中完成角色的创作。”

  创造史诗巨作

  《英国病人》是明格拉执导的第三部影片。在这部影片登峰造极之前,在好莱坞名不见经传的明格拉,曾经历了一场理性与感性的双重折磨。当时,该片的投资方美国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最初希望黛咪·摩尔出演女主角,而身为导演的明格拉却对斯科特·托马斯青睐有加。终于,明格拉选择了自己心仪的演员,并勇敢接受了一个惨痛的代价:福克斯公司临时撤资。一度经历了异常艰难的明格拉,最终将这部“英国病人”打造成了继《日瓦格医生》、《阿拉伯的劳伦斯》之后又一部史诗性巨作,并一举摘得9项奥斯卡大奖。这部影片的票房收入最终达到了令人瞠目的1.13亿英镑。

  明格拉成功了。此后的《天才雷普利》和《冷山》,明格拉同样运用细腻叙事风格,尽管《冷山》得到了两极评价,但保持了一贯的叙事水准。从《天才雷普利》开始,明格拉的“捧人”功力也开始显现。他让永远充当男花瓶的裘德·洛,变成了当年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大热门。四年后的《冷山》则让蕾妮·齐薇格多年媳妇熬成婆,拿下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明格拉善于锤炼演员的美誉,已成为好莱坞的一段佳话。

  2006年,明格拉在《解构生活》中再次邀请了御用演员裘德·洛和朱丽叶特·比诺什加盟,讲述了一个围绕盗窃案展开的情感故事。尽管反响并不如预期热烈,但全片仍然闪烁着明格拉的光芒。

  明格拉突然辞世后,由他担任导演的两部电影将面临“搁浅”。一部是由众多导演联合创作的短片集《纽约,我爱你》中的一部,另一部是去年11月5日提上拍摄日程的《路易的第九条命》。

  同样遭遇困难的,还有今年6月上海电影节的组委会。由于本应担任评委会主席的明格拉去世,组委会不得不启动应急措施,尽快挑选一名新的主席。

  明格拉的中国情结

  明格拉是一个和中国特别有缘的人。因为他的太太卡罗琳是香港人,他还自称“中国女婿”。

  明格拉对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电影一点不陌生,说起张艺谋、陈凯歌,他也是如数家珍。2004年,这位大导演曾因宣传《冷山》来过中国。2006年,他又偕妻儿造访上海,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英国电影展映活动。

  在明格拉看来,中国“遍地是文化”。他曾经说:“我看到很多人在天坛公园唱歌、跳舞、遛鸟,我特别喜欢这种生活,在那儿待一天都不会厌倦。”因为有个华裔太太,明格拉的家里也有许多中国家具和字画,他导演的最有名的影片《冷山》的片名也正是来自中国唐代的诗句“杳杳寒山道”。

  谈起中国电影,明格拉曾衷心地祝福道:“中国导演生活在有伟大历史的国家,这些历史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来说还很陌生,而这里的现代化发展又带来了多元化的新生活。所以导演们既可以拍过去,又可以拍将来,机遇非常好。”

  在中国导演中,明格拉特别欣赏张艺谋和陈凯歌。“《红高粱》、《黄土地》都是非常美的电影,我看完《黄土地》就觉得那画面、音乐都无可比拟,这就是电影的魅力,虽然当时并不知道导演是谁,但因为有着相通的电影语言,大家彼此理解,我希望可以从他们的作品中吸收一些东西。”

  除了对中国电影毫不吝啬地赞美外,明格拉还非常愿意提携中国后辈,陆川、姜文、徐静蕾都曾多多少少受过他的指点。作为第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和明格拉对话的导演之一,陆川对明格拉的鼓励依然记忆犹新。“他鼓励我不要受他人的影响,艺术道路创作要坚持自我的意见”。此后,陆川还将自己的《寻枪》和《可可西里》寄给明格拉请他指教。

  在今年2月的柏林电影节上,明格拉接受了第1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邀请,担任评委会主席。明格拉说:“我对中国怀有特殊的情感。我的太太是个中国人,她教会了我欣赏中国文化。我热爱中国电影许多年了,与很多杰出的中国电影人成为了朋友,包括陈凯歌、张艺谋以及姜文。我的这些导演朋友,同王家卫以及所有其他有才华的中国导演和演员一起,使整个世界影坛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格局。我期待着今年6月与你们相会在上海。”

  如今,“相会在上海”终将成为中国影迷一个永远的遗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背影 C0008 明格拉:电影诗人猝然别世 ■本版撰稿 林晓 2008-3-24 钱江晚报c00082008-03-2400016;钱江晚报c00082008-03-2400024;钱江晚报c00082008-03-2400025;钱江晚报c00082008-03-2400018;钱江晚报c00082008-03-2400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