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4版:人文·书评
3  4  
PDF 版
· 《我在美联储监管银行》
· 《南山肖像》
· 我的书柜我的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3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我在美联储监管银行》
  如果有人把《我在美联储监管银行》看作一本成功学我也不会反对。因为这是一个中国小女子进入美国重要金融机构从事实质性工作的纪实故事。改革开放之初,人们从对外面的世界一片混沌,以至任何一个讲述身在美国的故事都会风靡读者。不否认,这其中混进了许多利用信息不对称而“头顶叶子式”的故事。这是一个难以避免的过程,好在这个过程目前已进展到描述真实并经得起方方面面推敲的故事了。

  《我在美联储监管银行》一书的作者卢菁是经济学博士。曾在加拿大多伦多的约克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后加盟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担任高级银行检查员,在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纽约投资银行分部担任过执行董事,目前为基金和银行担任专业项目顾问。更令人感兴趣的是,卢菁从1998年到2001年,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供职3年,担当银行监管工作。书中的一些内容直接来自于美联储的《商业银行检查手册》、《交易和资本市场活动手册》等文件,当然我们也可以从美联储的官方网站上便捷地获得这些文件。

  卢青在美联储从事的也并非一般性工作,直接参与了巴塞尔第一协议的合规监管,而巴塞尔协议正是位于瑞士巴塞尔的国际清算银行(BIS)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推出的。卢青还见证了1999年划时代的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的颁布,以风险评估组成员的身份参与了旅行者集团与花旗集团的合并,并对旅行者集团下属的旅行者保险公司和华尔街顶级投行所罗门美邦进行基础评估。这些工作不仅职责重大,而且技术性相当强。美国金融服务业和金融监管的发展历程非常复杂。若非经由内部人士,普通读者确实很难对美联储一窥究竟。在这个意义上,可以将其看作一本相当不错的金融常识普及读物,类似《货币战争》这样的书很难起到这样的作用。于是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助理行长易纲,著名经济学家钱颖一、张春和魏尚进都纷纷对该书从学术角度给予很高评价了。

  虽然作者的专业为微观经济,但在宏观方面也不乏见解。她写过两篇关于互联网经济学的文章,针对当时互联网的热潮,及由此产生的错误认识而进行批评和反驳。具体说来,当时很多著名报刊杂志,如Wired(《电讯》),Business Week(《商业周刊》)等,都大肆宣扬“Death of Middlemen”(中间人消亡),“Extinction of the intermediaries”(中介灭绝),认为网络经济环境下,人们只要点击几下鼠标,就可以找到厂家,在网上购物、办事,所以就不再需要中介的横插一杠,中介这个行当就要消失灭绝了。她的驳斥观点为:互联网的存在,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大延伸、大发展,准入壁垒成本降低,使得产品(包括知识和物质产品)愈发多元化,品种繁多,花样齐全,供给和需求愈发个性化,市场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都有无与伦比的拓展。市场的拓展,势必需要很多单位、机构、人员从事如何将市场的买方与卖方相结合,让求有所得,卖有所终,需要很多人从事诸如搜索、广告、编辑、筛选、评级、质量担保等许多与产品本身性质无关,但与产品营销密切相关的工作,所有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机构人员都属于中介。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这些中介工作非但不会死亡绝迹,反而会更红火兴旺。

  作者非常认同美联储的独立性。美联储是独立于政府的机构,直接向国会负责。人事安排和财务上的独立,使得美联储能够不受干扰,较超脱地完成自己的使命。不过,作者关于美联储是否政府机构的认识似乎与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认识有些不同。作者认为,美联储是一个独立自主的非政府部门。

  如今在纽约华尔街工作的中国人不少,但有美联储工作经历的则屈指可数,现在,作者以她的理论修养把这些难得的经历和感知写出来与中国同行一起分享,或许能让大家从理性上和感性上更加全面透彻地认识美联储。

  《我在美联储监管银行》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书评 D0004 《我在美联储监管银行》 2008-3-27 钱江晚报d00042008-03-270000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