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0版:每日新闻·互动
3  4  
PDF 版
· 本报今推
《清明笔祭》
· 穿旗袍的外婆
有点像张爱玲
· 女儿的生命
在书香中流淌
· 天堂里的二老,幸福继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3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穿旗袍的外婆
有点像张爱玲

  外婆,你走了十年,可知道你最爱的外孙女已为人母?今年清明,我去看你,会带着这张《钱江晚报》,把思念读给你听。

  外婆王华芳出生于1913年,那个年代注定了她命运多舛。在武汉汉口,王家是小康人家,宅院数进,做买办的父亲收入不菲,外婆有9个兄弟姐妹,她是“二小姐”,在家塾中念书,断文识字,家中有厨子和佣人。外婆顽皮,不爱念书,却爱跟着厨子学做菜,十一二岁大的时候,她还和兄弟们一起,躲在厨房门后学抽烟。

  长大后时局动荡,外婆的丈夫又病死了,小时候在家厨中学的手艺有用起来,她流落到香港做了保姆。

  香港沦陷前,外婆逃难到了杭州,在金衙庄旁的城河边搭了个茅草棚子栖身。邻居来说媒:“他是个开糕饼店的老板,人老实,会对老婆好。”外婆嫁过去才发现外公是走街串巷挑担子卖糕儿的小货郎,人倒真是老实,解放后到房管局租房时,只要到了新华路上一间朝西的破屋。外婆外公没有生养,抱了我母亲当养女,夏天母亲头上生满热疮,外婆让母亲在天井里木头条凳上睡觉,她打扇子到天亮。

  母亲长大后在杭玻工作,外公过世,外婆跟着住到了半山。从我记事起,外婆头发就很白了,不过她每天都梳妆得很干净,短发,全部往脑后梳过去,在头发中段夹4个夹子,风吹不乱,邻居们总夸她:“清秀。”外婆身杆笔挺,1.65米高,苗条而有气质,有一张穿旗袍的黑白照片。我有时看到张爱玲的图片,总会想起外婆来。

  我在杭钢医院出生,第一眼看到我的就是外婆,她从医生手中接过来,就这样抱大了我。“外婆身体好,70多岁了,还一手抱你,一手冲开水。”妈妈现在还常常念叨。

  夏天,外婆领我到汽轮机厂领棒冰,我晕车,死活不肯上12路公交车,外婆只好来回步行两公里路,往往嘟囔:“脚上的鸡眼又痛了。”武汉口音很重。昨天妈妈乘我的车去湖滨时说:“外婆如果还在人世,能坐你开的车去西湖边,牙都笑没了。”

  年迈时外婆好学,常后悔小时候念书不用功。她喜欢一边抽烟,一边看《钱江晚报》,见到不认识的字,会用笔划个圈,等我放学了,问我:“怎么念?”我认识,她就很开心地摸摸我的头,跟着念一遍;要是不认识,她就皱皱眉头教训一句:“书都白念了!”

  82岁时,外婆得了肺癌,我们都不告诉她,可是她很怀疑。有一天,她指着病历上的英文“CANCER(癌症)”问我:“这是什么意思?”“不认识。”我镇定地回答。她仔细地在我脸上寻找,想看到一些表情上的破绽,放弃了,然后又用武汉话嘟囔起来:“大学白念了。”

  这几天,我给4岁女儿念儿童读本《我想要爱》,讲一只小狗熊渴望爱、得到爱、付出爱的故事。念着念着,我想起外婆。逝者长已矣,可是她的爱还留在人间——外婆给了我很多很多的爱,让我心中有爱,教会我爱,我才能对家人、朋友、社会付出热爱。然而我永远遗憾,外婆为我付出20几年,我却什么也没给她。

  本报记者 杨晓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互动 A0010 穿旗袍的外婆
有点像张爱玲
2008-3-27 48257178002CE17348257418002A3ABE[A1-杨晓政≈B1-朱成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