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14版:奥运中国·传奇
3  4  
PDF 版
· 崛起
· 破冰
· 福娃导游词
· “乒乓外交”的故事
· 小球转动了大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3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小球转动了大球
  “乒乓外交”因他而起

  在1971年访华的美国乒乓球队中,19岁的科恩引人瞩目。他在名古屋与中国选手庄则栋互赠礼物,引起了毛泽东的关注;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他与中国总理周恩来也有一番问答。科恩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做了这两桩事,足以使他的名字永远留在中美两国的民间交往史上。

  嬉皮一族

  格伦·科恩于1951年2月8日出生在美国纽约州布鲁克林区。1966年,科恩15岁,赢得了好莱坞杯全美乒乓赛少年组冠军,这是他的第一个全国冠军。他在1971年春天打入了美国国家队,于3月前往日本名古屋,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科恩还是美国典型的“嬉皮士”,他蓄积了长发,喜欢用丝带扎紧,戴一顶长后檐的帽子,这使他的形象与众不同。

  搭错了车

  1971年4月4日上午,科恩到比赛场附近一个训练馆练球。他和英国选手泰勒练了一会儿球,训练馆的门开了,中国队的选手们鱼贯而入,走在前面的是梁戈亮。科恩眼睛一亮,走到梁戈亮眼前,表示想和他练一会儿球。梁戈亮爽快地答应了。科恩和梁戈亮一起练了10来分钟,他高兴极了。

  等他走下楼时,已找不着班车了。正在这时,一辆带有乒乓球锦标赛标志的大车开了过来。科恩情急生智,连连招手,并跳上了车。车门关上,科恩长舒了一口气,然后抬头四顾。哟,他不禁暗暗吃惊,同车的全是中国人。

  互送礼物

  吃惊的不仅仅是科恩,在大车里坐着的,是25名中国乒乓球选手和代表团工作人员。这时,坐在大车最后一排座位上的庄则栋站了起来。庄则栋跨前几步,来到科恩身边。科恩认出了他,说:“你是庄先生!”

  庄则栋点点头,一边对科恩说:“我们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一直是友好的。今天你来到我们车上,我们大家都很高兴,我代表同行的中国运动员欢迎你上车。为了表达这种感情,我送给你一件礼物吧……”

  说着,庄则栋伸手从肩背的挎包里取出一面一尺多长的杭州织锦。织锦上是一幅黄山风景图,奇峰奇树,烟云缭绕。庄则栋把它递给科恩,说:“这个送给你。”科恩非常高兴。他从迷上乒乓球的时候就知道中国的庄则栋了,因为他连续3届获得男子单打世界冠军。

  后来,科恩上街闲逛,在地下商店发现了中意的运动衫,科恩立刻掏钱买了两件。一件留给自己,另一件当作礼品送给庄则栋。

  当时有记者问:“科恩先生,你是不是特别想去中国?”“当然想去。”科恩回答。

  科恩与庄则栋互赠礼物的消息当天即报回国内,引起毛泽东高度重视。他于4月7日凌晨决定,马上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科恩得知这一消息后兴奋得瘫倒在地,因为是他促成了这件轰动世界的“大事件”。

  经典对话

  美国乒乓球队于4月10日晚到达北京,随后参观清华大学,游览了长城和颐和园,与中国乒乓球选手举行了友谊赛。

  科恩是美国乒乓球队里最引人注目的选手。他服装奇特,举止俏皮,居然爬到新侨饭店门口的石狮子座上注视过往的中国人。和中国队进行友谊比赛时,他竟然将脚放在乒乓球台面上系鞋带……

  4月1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周恩来总理接见了代表团一行,并与之谈论了很久。周恩来总理和科恩谈得最多。科恩问周总理:“您怎么看嬉皮士?”他原以为周总理会说这是“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之类的训词,没想到,周总理说:“年轻人都会有自己追求的生活方式。”分别时,周总理还拉着他的手说:“祝你天天进步。”

  回到美国后,科恩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一场“乒乓外交”,也彻底改变了他日后的生活轨迹。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奥运中国·传奇 C0014 小球转动了大球 2008-3-28 钱江晚报c00142008-03-2800029;48257178002CE1734825741900485D76[B1-史一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