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7版:人文
3  4  
PDF 版
· 大寨,“榜样”转型的困惑与新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8年4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曾经戴手表、下馆子也被批为“资产阶级思想”,现在旅游、煤炭、化工、建材、酿酒、农产品加工,多个产业一起发展
大寨,“榜样”转型的困惑与新生
■本报特约《山西晚报》记者 李廷祯
  3月7日上午,阳光很好,照得“七沟八梁一面坡”到处亮堂堂,昔日战天斗地垒起的大片“海绵田”里,少见庄稼,却多了郁郁葱葱的松柏。村庄背后的山顶上,植被保护得很好,一些亭台楼阁掩映其间——这是大寨人极力打造的“虎头山森林公园”,现已成为国内有名的“红色旅游”胜地。

  村庄内部,密布着“窑洞饭店”和土特产、纪念品商店,到处播放着红色歌曲,到处是招揽游客的热情叫卖声。已在田间地头消失的大寨人物,走进了售货员手中的书籍、光盘里。

  大寨村,到处洋溢着市场经济的气息。

  从1964年走上“神坛”,到1980年被否定,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曾是国内媒体关注最多的村庄。曾有960万国人到此“朝圣”——平均每平方公里国土有一人。所以有人说,“大寨”二字的无形资产价值实难估量。

  改革开放后,作为被批判的“极左”典型,大寨沉默了。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大寨”为商标的各种商品突然面世,羊毛衫、核桃露……市场化的大寨一举摆脱“老农形象”,以崭新风貌面对世人。

  而最新资料显示:2007年,大寨经济总收入1.27亿元,人均收入7000元;经济收入比1980年增长600倍,人均收入增长38倍;520人的小村庄,人均年纳税近2万元,连续多年蝉联昔阳“纳税冠军”……3月11日晚,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郭凤莲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述了大寨的变化。

  刚开始实行包产到户,有人质疑“辛辛苦苦30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79岁高龄、被誉为大寨“活化石”的宋立英老人精神矍铄、头脑清晰。

  说起当时席卷全国的包产到户,宋立英说“当时大寨人都不理解”,认为“辛辛苦苦30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变革前夜的1977年,大寨村的成绩神州大地鲜有乡村可以匹敌:粮食总产量98.4万斤,亩产1312斤,每人的口粮在500到600斤之间;拥有拖拉机等农用机械数十台,农业实现了机械和半机械化作业;集体资产总值71万元,人均住房两间,吃水烧煤、看病上学全部由集体包揽……

  但是,大寨全体农民也被紧紧束缚在800亩土地上,从早到晚统一下地干活,挣“大概工”;队员鲜有其他自由,连戴手表、下馆子也被批为“资产阶级思想”,要“斗私批修”,苛刻得近乎自虐。

  1979年开始,“肯定凤阳(小岗村)、否定昔阳(大寨)”的势头一浪接一浪。当年,来大寨参观的国内宾客仅4205人,不及1978年的3%。

  1979年年底,一贯唯大寨是从的昔阳县委发出《关于彻底肃清昔阳县学大寨运动中极左流毒和影响》的文件,关闭已久的集贸市场出现,大部分地方给“社员”分了自留地,昔阳出现了包产到户的典型——“北亩村”。

  1980年,陈永贵被解除副总理职务,支书郭凤莲被调离大寨。

  1982年,大寨粮食总产量从1981的80.4万斤骤跌到65万斤。

  1982年年底,昔阳县委书记挂帅的工作组进驻大寨。随即,大寨很快出台了“包田到劳”方案:留足每人半亩口粮田和二分半自留地后,其余土地按劳力承包,“每个男全劳力5.5亩,男半劳力1亩;女全劳力1.8亩,女半劳力1亩”,“每亩上交集体500斤粮食”,“分地的好赖抓阄决定”。

  也怪,1983年风调雨顺,“晚上下雨白天晴”,那年总产量上了百万斤,宋立英说“这个(包田到劳)老天都同意”。

  大寨人在增产增收中接受了新制度。1985年,第二轮土地承包,大寨人彻底实行了包产到户,按人均1.4亩的标准彻底分给村民——这比很多地方晚了整整5年。

  习惯了被别人学的大寨人,开始走出家门“学全国”

  位于大山深处的大寨在上世纪80年代几乎无人问津。缺乏长远规划,大寨的个体民营经济各自为政,规模小,没特色,抗风险能力差。上世纪90年代初,大寨个体经济出现“破产潮”。除了吃资源的煤矿,其余产业一片萧条。

  于是,让郭凤莲重回虎头山的民间呼声越来越高。

  “说心里话,当时不大愿意回来。”上世纪90年代初,组织安排郭凤莲到大寨重新掌舵,郭“担心搞不好”,“但党员必须服从组织的安排。”

  1991年11月,刚过完45岁生日的郭凤莲复出。

  “刚回来的时候,村里的街上坐着满满的人,都是闲坐、闲说,更是没钱花。”

  让会计一划拉,郭凤莲才发现,大寨已成“空壳”,每年全靠煤矿的一点上交款勉强过日子。

  “必须走出去。”1992年2月,两辆满载140名大寨村民的大巴车从大寨出发,直奔娘子关外的华北平原,开始了大寨人的“洗脑”征程。

  “当年全国学大寨,现在大寨学全国。”

  他们参观了年产值已经上亿的河北获鹿高迁村。“到处都是小洋楼和现代化厂房。”而这个村庄,历史上曾经是学大寨的典范,支部书记张银周原籍昔阳,对家乡人非常热情。

  这场震撼人心的参观,彻底让大寨人看清了自己“井底蛙”的落伍状态。“大寨怎么办”的讨论会在大寨村几乎一天一场。

  从高迁回来后,宋立英陪着郭凤莲又南下江阴市,“根本看不出人家哪里是城市,哪里是农村。”宋立英感慨。

  随后是华西村、浙江鄞县、大邱庄……郭凤莲“越看越惭愧,越看越着急”。

  1992年5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也来到了大寨,他告诫郭凤莲说,不要看花了眼,那个地方跟这里条件不同……要从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出发,实事求是,旅游业搞好了,比办几个工厂都赚钱。

  最后,大寨新的党支部终于确定了“发展商品经济、非农兴村”的思路。1992年,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成立,郭凤莲出任总经理。

  “大寨”成了抢手的商标,最值得圈点的是旅游

  当时,“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口号喊了多年,全国各行业均竞争激烈,姗姗来迟的大寨毫无闯荡市场的经验,“学费自然少交不了。”

  1992年上马的羊毛衫厂是个成功范例,1993年就生产了3万件。随后,和省乡镇局及太原一家衬衫厂联营的大寨衬衫厂也获得成功。现在看起来,这些产品科技含量不高,能获成功,主要是市场认可“大寨”这个商标。

  目前,这两个企业由于技术样式老化,已经不复存在。

  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后来注册了“大寨”系列商标。现在,“无形资产变现”的财富游戏不断在大寨上演:许多企业看中了大寨的品牌价值,向大寨支付商标使用费,核桃露、铝塑管、杂粮系列……

  1994年,大寨上马了煤炭铁路发运站和投资2100万元的中外合资企业“大寨中策水泥”,成为大寨这十几年来的创收大户之一。

  不久,大寨又和“宁城老窖”联营,把昔阳酒厂包装成了“大寨酒业”。

  大寨旗下的企业越来越多。昔日战天斗地的大寨人纷纷进入工厂打工,成为“现代农民”。

  大寨二次创业中,最值得圈点的是旅游。1993年,郭凤莲邀请同济大学的专家对大寨旅游做了全面规划。此后,大寨展览馆、狼窝掌梯田、陈永贵故居、大寨民居楼等一系列景点被建设、整理出来,虎头山上开始大规模种树植草,恢复生态。

  1999年,大寨景区被评为全省五大著名特色旅游景区之一。据介绍,虎头山公园的门票一张30元,一年门票收入就高达300万元。

  大寨人已不习惯战天斗地了,一半海绵田退耕还林

  记者见到赵保国时,当了饭店老板的他正在厨房炒菜,“欢迎光临呀,吃吃我们大寨饭,喝喝大寨酒……”

  包田到户后,赵保国在1986年购买了“小四轮”跑运输,“一天能挣25元。”

  2003年,大寨旅游已经成气候,赵保国在自家院中开了窑洞饭店,“当上了小老板”。

  “没仔细算过收入,每天抽烟喝酒都在里面,比别人过得好吧。”老汉一脸自信,“只要开饭店,哪年也能落个一两万元。”

  赵保国的大儿子,现在已经不去企业打工,而是在大寨森林公园展览馆工作,“挣着固定工资”,“村里许多年轻人都不愿干脏活累活。”

  赵保国的儿媳,从事导游工作,“讲解一遍就能挣个三五十元”,“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但凡有点文化,都在干这个。”

  赵保国,是大寨很多人的缩影。

  宋立英老人的家,在广场西侧第一排窑洞内。老人的邻居,曾分别是陈永贵和郭凤莲。

  “我现在是有产阶层了。”宋立英的纪念品商店,就开在自家院内,据说规模在大寨排第一。屋内门外,游人如织。在自家院中开纪念品商店后,不识字的她努力练字,现在已能签名售书,还给一些音像制品担任“昔阳县的销售总代理”。79岁的老人,脚登皮鞋,穿着流行的红对襟衣服,昔日保护集体财产而致残的手指上,带着当年被称为“资产阶级享受思想”的金戒指。

  如今的大寨,已形成以旅游、煤炭、化工、建材、酿酒、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多个支柱产业。“集体有了钱,什么都好办”。上世纪末,大寨给村民盖起了50座独立小别墅,改善居住条件,村民只要掏五、六万元就可入住,其余由集体补贴。今年,村集体又准备动工,再盖50套170平米的住房,每套6.5万元。赵保国一下子交了两套的钱,“两个儿子一人一套”。这种福利,让许多外地游客羡慕不已。

  大寨村民还享有取暖、上学等各种补助。2007年,全体村民每人分到了1000元;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都能得到200元的养老金。

  宋立英老人说,“和以前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真得感谢邓小平”。

  最值得关注的是那800亩大寨“海绵田”。“大寨人已经不战天斗地了,开始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海绵田”中的一半退耕还林;其余的400亩,大寨组织了30人的农业专业队伍,实行统一管理,农户只负责收割。这30人,多是一些经济困难、无能力外出打工的村民,他们依然实行大寨历史上的“记工日”制度,每出一天工可得到25到30元,“算是以工补农,以工扶贫”。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 B0007 大寨,“榜样”转型的困惑与新生 ■本报特约《山西晚报》记者 李廷祯 2008-4-7 钱江晚报b00072008-04-0700013;钱江晚报b00072008-04-0700007;钱江晚报b00072008-04-0700005;钱江晚报b00072008-04-0700014;钱江晚报b00072008-04-0700004;钱江晚报b00072008-04-07000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