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7版:每日新闻·互动
3  4  
PDF 版
· 狗狗抓便器
要找“替袋品”
· 我种的樱桃番茄发芽了!
· 周末同去良渚观鸟
· 洞穴外,天地很宽阔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4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探秘杭城“洞穴人”》后续
洞穴外,天地很宽阔
“城市游民”需要帮助也需要自强
  本报讯 他们的“家门”只有40厘米高,人必须平躺着才能进出,“住房”是中河立交之下,石桥与堤岸之间的空隙,一个成年人根本无法站直。这里就是几位“城市游民”的住所,宛如一个“洞穴”。他们不犯事,干着帮人排队挂号一类的辛苦活。昨天本报刊载《探秘杭城“洞穴人”》一文之后,引起不少读者的反响。同时,相关部门也表达了各自的想法。

  在杭城的各个角落,存在着不少“城市游民”。昨天傍晚,记者又去了几处地方踏访,比如在中河立交西湖大道下口处,引桥桥墩内侧也开了一个洞眼,里面居然也住着一位“城市游民”。他说自己姓杨,是重庆人,才17岁,去年8月份来到杭州。原本以为自己能够找到工作,可来了以后才发现有些困难。小杨身上的衣物颇不协调,尤其是裤子,从花纹和长短来看,明显是女式的。

  “捡来的,都是捡来的。”小杨也承认了。他再三说自己是老百姓,不干坏事,吃饭都是靠捡破烂换点小钱。

  杭州市救助管理站戴站长表示,对于这类“城市游民”,救助站的原则是只要他们愿意来,救助站就尽可能提供方便。“差不多每天都能有40名各式各样的救助对象来到我们站里。”戴站长说只要他们愿意回家,站里都会尽量提供方便。同时,他指出对于那些生活实在困难的“城市游民”,站里会采取跟其家乡的民政部门联系,帮助办理低保等等办法来救助他们。

  湖滨派出所孔所长则表示,这些“城市游民”的存在,关键还是影响市容。民警对他们的态度是只要是自觉自愿的,就把他们送到救助站。因为没有违法犯罪行为,民警也无法对他们采取强制措施。“我们曾经和城管联合行动,劝走了好些‘城市游民’,可是,其中一部分还是会回来的。”

  打进热线的朱先生说了一个点子,对于“城市游民”,不妨借鉴国内其他一些城市的做法,有关部门可以把他们集中起来,进行一些简单的技能培训。“关键是他们要自强,但他们也需要社会给予关怀,教给他们打渔的方法比直接给他们鱼好。”

  本报记者 胡大可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互动 A0007 洞穴外,天地很宽阔 2008-4-8 48257178002CE1734825742400441AA6[A1-胡大可≈B1-朱成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