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4版:每日新闻·亲历
3  4  
PDF 版
· 最爱这里的“斤斤计较”
最难舍相熟的菜老板
· 我的烧饼
还会有市场
· 如今财大气粗的菜老板
不少是当时的装卸工
· 目睹当年的超级菜场
就这样一岁岁老去
· 三里亭大事记
· 杭州“大菜篮”的似水流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4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如今财大气粗的菜老板
不少是当时的装卸工

  很多人都知道去三里亭蔬菜批发市场买菜便宜,但却没有多少人知道,它其实是由三个公司分管的三个市场组成的:笕桥蔬菜批发交易市场、杭州蔬菜市场三里亭分公司和三里亭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

  在这里,明着一片闹猛,实则“暗流涌动”——三个市场各为其主,各自较劲,为拉到更多的客户互相竞争。

  孟海坤是三里亭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的副总经理,也是三里亭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的最初见证者之一。当初公司刚建时,他还只是个保安。因为忙着搬迁的事,孟海坤很忙,记者约了他好几次,终于在一个下午约到了他。

  孟海坤说,最早,三个公司不是一起搬来的。当年,有一批人在艮山门那里摆路边摊,后来政府让这些人搬到了三里亭这里,他们就是第一批过来的,也就是现在的笕桥蔬菜批发市场,那是在1994年。1995年,杭州蔬菜批发市场三里亭分公司和三里亭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也先后在三里亭成立,成了如今“三足鼎立”的局面,其中杭州蔬菜批发市场三里亭分公司为国营,其他两家为民营。

  摊位多了,业务量一下子上不来,加上三家市场的竞争,最初的几年,成了公司最困难的时期。困难到什么程度?孟海坤直叹气,说,难啊,难到连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但是我们都挺过来了,直到2000年,我们的营业额达到了4亿元。”孟海坤说,后来的几年,虽然营业额没创新高,但是公司还是在稳步发展,员工也从最初的五六十名发展到现在的100多名。

  “最初,这里以批发为主,在半夜12点开始交易,一直忙到早上五六点钟。然后一些菜农在白天把没批出去的蔬菜零卖,渐渐就成了现在的零售市场,也就是这杭州老百姓喜欢的最便宜的菜市场。”孟海坤说。

  “14年,是不是也成就了很多菜老板?”记者问。“那当然了,现在很多财大气粗的菜老板,就是那时的装卸工、踩三轮车的。他们不少人现在一年成交额在几千万以上,少则赚几十万,多则赚上百万。”孟总说,这些菜老板刚知道市场要搬,就去勾庄那边建冷库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亲历 A0004 如今财大气粗的菜老板
不少是当时的装卸工
2008-4-13 钱江晚报a00042008-04-13000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