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16版:奥运中国
3  4  
PDF 版
· 跟跑的孩子们光脚涉水前进
· 非洲运动员到中国比赛,
那种感觉就像“回家”
· 从700公里外
坐公共汽车赶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4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奥运传奇英雄阿赫瓦里
从700公里外
坐公共汽车赶来

  ◆火炬传递第一棒:上世纪70年代中国援建的坦赞铁路火车站前广场;

  ◆最后一棒:中国新世纪参与援建的国家体育场。

  据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电 在北京奥运圣火抵达坦桑尼亚第一大城市达累斯萨拉姆的当天,记者有幸见到了约翰·史蒂芬·阿赫瓦里,这位即将担当火炬手的奥运传奇人物,同他面对面聊起了奥运和圣火。   

  阿赫瓦里并不像有些电影里演绎的高大威猛的英雄人物。步入古稀之年的他满脸皱纹,戴着一副塑料框的眼镜,初看起来同普通坦桑老人没有分别。岁月夺走了阿赫瓦里矫健的身躯和年轻的容颜,却没能令他丧失对奥运的渴望。能在这个岁数过一把奥运火炬手的瘾,阿赫瓦里又惊又喜。

  得知圣火将有史以来第一次到达东非,他自愿参加了火炬手的选拔。这次他又从距离达累斯萨拉姆市700公里的家乡,坐公共汽车赶来专门参加火炬接力。在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阿赫瓦里看来,当火炬手是一件轻松却意义重大的任务。

  “我现在每天都要跑10公里,火炬手这点运动量自然不在话下。但火炬手承担着传播奥运精神的重大任务。奥运会既是一次最高水平的竞技比赛,也是一次体育聚会。取得胜利固然重要,但参与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火炬传递体现的就是参与。”阿赫瓦里说。这位奥运英雄本人的经历也体现了这种奥运精神。

  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男子马拉松赛上,阿赫瓦里在19公里处被挤倒又遭踏伤。他拖着被踩穿孔的膝盖和脱臼的肩膀坚持跑完了全程。等他跑到体育场内,冠军领奖早已结束,人们却重又回到看台为这位“无冕之王”加油喝彩。

  “比赛结束时,一个记者跑来问我:‘嘿,约翰,你怎么没中途退出比赛呢?’我告诉他:‘我的祖国把我从7000英里外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要我完成比赛。’”阿赫瓦里现在依然对当年的经历记忆犹新。这段感人至深的话也成就了奥利匹克历史上一段经典的回忆。

  问起阿赫瓦里希望对千里之外认识他的中国朋友说些什么,这位奥运英雄思忖片刻说:“告诉他们,感谢让奥运圣火来到坦桑,让我们坦桑尼亚人和中国人继续做好朋友吧。”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奥运中国 B0016 从700公里外
坐公共汽车赶来
2008-4-14 钱江晚报b00162008-04-1400031;48257178002CE1734825742A004E8B7F[A1-新华社稿≈B1-伊志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