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5版:每日新闻·亲历
3  4  
PDF 版
· 运河边,消逝中的竹篙铺
· 水北街的无字招牌
· 被遗忘的技术名词
· 杭州20余社区
欲“抱团”维权
· 毛竹行曾经很繁华
· 竹篙“烤直”有讲究
· 场地、传人,邵建强的近忧远虑
· 民间茶诗会
广征茶诗茶联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4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场地、传人,邵建强的近忧远虑
  “这个手艺到我这里恐怕就到头了!”邵建强一边埋头做着竹篙一边叹息着说。“这个活苦呀,一副棉线手套一个礼拜就磨坏了,手肯定要擦破,哪副手套不带点血就下岗?手和沙皮纸一样。现在哪个小青年愿意学这个。”邵建强的儿子今年读高三,几乎确定不会来接父亲的班。

  才49岁的邵建强本来还想不到接班人的事情,“我父亲做到75岁,我至少也可以再做个15、20年的。”邵建强说。虽然不比从前的毛竹行,现在邵建强夫妻俩就卖竹篙和竹耙柄也可以养家糊口,生意也不错。但是近期水北街要改造,邵建强要搬家了。

  “我这个铺子,就是活在运河边的。”不仅仅一排毛竹成了他的活招牌,竹篙的生产场地也是在水北街上完成的。“一个存毛竹的仓库,一个烤竹的工棚,至少要十几平方的房子,仓库得通风避雨防太阳。做竹篙也要场地,现在我就在街边做,做好了就往河边一放,省了场地。如果以后搬了公寓,我上哪里找仓库,找场地……”邵建强说不下去了。

  在一旁的邻居萧雄冠老人说:“原来镇上几十家毛竹行就只剩邵建强一个人在做了,运河边的竹行风景也没有了,不知道到了秋天,邵建强还能不能坚持下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亲历 A0005 场地、传人,邵建强的近忧远虑 2008-4-14 钱江晚报a00052008-04-1400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