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7版:人文·晚潮
3  4  
PDF 版
· 低成本浪漫
· 狐假虎威
· 泪祭恩师
· 废话
· 在阳光下
与在苦痛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4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泪祭恩师
  四月四日,晓星隐没的清晨,我驱车前往苏州,为恩师文物鉴赏家张永昌先生扫墓。

  张永昌先生是一位德艺双馨的“国宝级”老专家,在文博界,和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耿宝昌先生有“南张北耿”之美誉。这两位德高望重的长者,60多年惺惺相惜的友情,还有经过潜心钻研成为泰斗级的文物鉴赏家的经历以及对我国文博事业的巨大贡献,业内有口皆碑。遗憾的是,2007年2月25日,永昌先生驾鹤西去,“南张北耿”从此残缺!

  先生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生于上海,祖父张楫如,号西桥,是著名的金石学家,与吴昌硕、王一亭交往甚密。沪上著名收藏家周湘云、张石铭等人也是张家的至交。祖父过世后,父辈开始从事古董生意。张永昌为人耿直、聪慧好学,曾就读于北京辅仁大学,与著名古陶瓷学者冯先铭是同学。后张永昌进入民国时最大的古董经营商卢吴公司学习文物鉴定。同时,张永昌苦练书法,从临习郑板桥超始而风格自成一家。受其祖父的影响,他还擅长篆刻印章、竹雕、扇骨等。耿宝昌至今还藏有一方张永昌为之刻制的秦汉小篆名章,闲暇时把玩一番,睹物思人。

  我曾多次去苏州拜访张先生,愈接近先生,愈敬重先生。张先生淡泊名利、深居简出,过着与世无争的晚年生活。他对古玉器的研究和鉴定,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他传授的鉴定知识实用性很强,用张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以“竹筒倒豆子”的方式讲学,将自己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每次向张先生请教,他都传授鉴定秘诀。

  我曾问过王世襄先生,近代最好的文物鉴赏家是那几位?王先生略一思索,答道:“张伯驹之后,博学多才的有陈万里、朱家溍、史树青,鉴定眼力好的有孙瀛洲、耿宝昌、张永昌。”著名文物学者毛昭晰先生也曾对我说:“张永昌先生的学识非常渊博,我听过他讲的课,非常精彩,我很敬重他。”

  张永昌先生的墓位于苏州东山的一个山坡上,坐北朝南,面向太湖,墓前几株桃花正开得烂漫。张先生墓旁有一个独特的墓碑,一块神奇的太湖石上刻着两个隽秀的行书:“文夫”。走近细看,原来是我喜爱的小说《美食家》的作者、著名作家陆文夫先生之墓。不远处,叱咤风云的外交家乔冠华也长眠此处。

  祭拜张先生后,在墓前静坐片刻,心想:张先生大半生坎坷曲折。每一重生命折磨都映照出现实的无情煎迫。但他修身洁形,一心为公,为国家发现与抢救了许多国宝,如明永乐青花压手杯、明永乐青花葡萄纹大盘、元釉里红白龙纹盖罐等。张先生是君子,是贤者,是雅士。斯人远去,高风长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晚潮 D0007 泪祭恩师 2008-4-15 48257178002CE17348257427002F121B[A5-小李飞刀≈B1-高建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