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3版:焦点人物
3  4  
PDF 版
· 逢中必反
居心何在
· 笑面“友人”
真相骇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4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众院议长佩洛西:
逢中必反
居心何在

  假如眼下在中国的互联网上作一次民意调查,评选谁是中国民众最反感的人,那么,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想来会进入前几名。最近两个月来,她一次又一次在西藏问题、奥运问题上,是非不分、颠倒黑白,一再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美关系,挑战国际社会良知她却还以“道德权威”自居。道从何来,德又何在?

  借西藏问题无理指责中国

  在佩洛西的官方网站上,关于她的简历有这么一段文字:“佩洛西长期提倡世界各地的人权。她为改善中国的人权进行斗争,希望将贸易同改进人权标准挂钩。她也是‘解放西藏人民’运动方面的领导人。”

  2005年3月10日,佩洛西出席“西藏全国起义纪念日”活动并发表演讲。她在演讲中称西藏在1949年前是一个“独立国家”,“在西藏人民起义期间,约有100万人被杀”。佩洛西把达赖说成是“西藏和平与稳定的关键”,要求大家听取“伟大的达赖喇嘛的指导”。拉萨3·14事件发生后不久,佩洛西又专程赴印度达兰萨拉与达赖会谈,以示“声援”。3月21日,佩洛西一行先出席所谓的“西藏流亡政府”为她举行的欢迎会,然后与达赖喇嘛共进午餐。达赖领着佩洛西参观藏人寺庙,一直手牵着手,刻意表现出两人关系非同一般。两人的身后则是一片挥舞着的美国国旗和“藏独”雪山狮子旗。佩洛西当天公开宣称,如果国际社会不就西藏问题向中国施压,将失去在人权问题上发言的“道德制高点”。而对那些参与打砸抢烧的暴徒,她却不发一语,反而对暴力事件的主要受害者横加指责。

  不久后,佩洛西就北京奥运发表声明,称国际奥委会将2008年夏季奥运会举办权授予中国是一个错误,她支持个人或者团体在下个月奥运火炬传递到旧金山时,对“中国政府的行动公开表达自己的看法”。她还公开声称,布什总统应该考虑放弃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中国外交部对佩洛西的举动表示严重关切和强烈不满,但佩洛西却丝毫没有反省。4月9日,在佩洛西的推动下,美众议院通过决议案,呼吁结束“在西藏的镇压行动,释放那些在非暴力示威活动中被逮捕的藏人”,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十余年来“逢中必反”

  佩洛西说,“在西藏发生的情况是对世界良知的挑战”。究竟是谁在挑战良知?事实是,中国政府依法采取行动,使拉萨等地的秩序恢复了正常,这是为世界上100多个国家所理解和支持的必要和正当措施。违反法律法规,对公众财产实施暴力损坏,伤害无辜群众,在任何法治国家都是不允许的,恰恰是在挑战国际社会的良知。如此是非不分,公然为不法行径张目,试问:佩洛西等人的“良知”何在?

  就在在佩洛西1987年当选众议员的4年多后,加州洛杉矶和其他一些城市曾因种族冲突事件发生大规模暴力骚乱事件。当时,加州和联邦政府动用了万名国民警卫队、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官兵恢复秩序,数千人被捕。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佩洛西的眼皮底下,她却并没有推动国会通过什么“涉洛杉矶”决议案。此时,她的所谓“道德权威”到哪里去了?佩洛西自称是道德权威,而实际上她却是彻底的反华权威。用《沙龙》杂志记者安德鲁莱昂纳德的话来说,佩洛西可以称得上是过去10多年来美国国会最反华的议员之一。

  佩洛西1940年3月出生在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1962年从华盛顿的三一学院毕业,1977年当选为民主党在北加州的党主席。1987年佩洛西以微弱优势当选为议员,此后连选连任。佩洛西在国会担任过拨款委员会和情报委员会委员。2007年1月成为众议院议长。

  佩洛西担任众议员期间,在重大涉华立法上,一直投票反对中国。她曾以“缺乏民主和人权”为借口,表示反对或主张附加条件给予中国最惠国贸易待遇,连续10年投反对票;她曾就所谓中国人权、贸易、武器销售、人民币汇率、西藏等问题,多次批评美国政府;她曾和另外两名美国议员在天安门广场打出标语,上演“有预谋的反华闹剧”,受到中国警方的阻止。这些行为,被泰国《亚洲时报》评论为:“与20世纪50年代的冷战气氛更为相符,而与21世纪的复杂世界格格不入。”美国国际政策太平洋委员会委员汤姆·普拉特评价佩洛西时说:“她极少对北京有愉悦之情,通常是难以宽恕和彻底地怀疑。佩洛西女士难以轻松看待中国的和平崛起。几年前,在我同她的一次谈话中,她很坚决地认为由于中国自身的诸多问题、庞大的人口以及苦难的历史,该国不能免费享受西方的优待,我对此十分震惊。”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焦点人物 C0003 逢中必反
居心何在
2008-4-21 钱江晚报c00032008-04-2100014;钱江晚报c00032008-04-2100015;钱江晚报c00032008-04-21000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