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4版:人文·晚潮
3  4  
PDF 版
· 穿行贵州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4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穿行贵州
就像翻阅清凉的人文档案
  原生态秘境,避暑胜地,多彩贵州,充满了五官可及的幸福味道。

  贵州是千瀑之省、漂流之乡,全省大小瀑布3360多个;贵州喀斯特洞穴随处可见,最著名的是织金洞和龙宫,洞中有河有山。盛夏时节到贵州,就像“闯”进了“一台”藏在崇山峻岭背后的巨大“天然空调”,人们都说,夏日贵州之旅就是将自己坠入“清凉”的过程。贵州,仿佛就是上苍为人体肌肤找寻舒爽快意而专意雕琢的清凉之地。7月平均气温22至25摄氏度,属气候学上典型的夏凉地区,贵州与“炎热”无缘。暑天行走贵州,几乎时时处处都能体验到掠过肌肤的清凉之魅。

  贵州已建成黄果树大瀑布等1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梵净山等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百里杜鹃等19个国家森林公园,织金洞等6个国家地质公园,4个国际民族生态博物馆。加上冬暖夏凉的宜人气候,四季长青,四季有花,堪称“中华民族的大花园,世界人民的度假村”。

  原生态黔东南

  苗乡飞歌 侗寨大歌

  黔东南被专家学者誉为“原生态博物馆”。当你踏上黔东南这块土地,这里沟壑纵横,茂林翠竹,森林覆盖率达62.22%。独树一帜的苗乡侗寨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苗族飞歌、侗族大歌,在山梁间飘荡,它们连成一道曲线,轻巧地跳跃,欢快地旋转,撩拨着山水的情怀,荡漾着看得见的色彩、闻得到的味道,蕴涵着不尽的律动与张力。如今,侗族大歌已带着它的婉转缠绵飞向世界,唱响巴黎大舞台。

  激越的鼓点就是舞者的主节奏,在那些看似简单的踏步、腾越、翻越甚至是甩同边手的基本动作里,你能看出一种刚毅,一种矫健。舞步间,你感觉得到苗族祖先创造美好生活的壮举,用最简单的动作,传递出那种粗犷、奔放的气势。

  这里被誉为“百节之乡”。民族节日近400个,姊妹节、鼓楼节、芦笙节、萨玛节、龙舟节,展示着黔东南多姿多彩、丰富厚重的民族文化。

  黔东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为世界十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旅游目的地首选地之一,是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授予的全球“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是“世界苗侗原生态文化遗产保留核心地”。

  省会贵阳

  贵在城边 人文遗迹

  省会贵阳是“国家森林城市”,绿,成了这座高原城市的基调。古人云“非常之景,多在险远”,而贵阳的绝美景致却往往“贵在城边”,自然“贵不可言”。贵阳,多山石溪涧之奇趣,多幽谷溶洞之胜景:花溪河边,大片芦荻,点点轻舟唱晚;天河幽潭,溪涧清洌,溶洞交融,妙趣横生;红枫湖畔,水天一色,落霞与白鹭齐飞;南江大峡谷,奔涌不息,顺峭壁栈道,可穿行原始森林,也可领略漂流的惊险刺激。那些古风人文之遗迹,同样引人流连: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甲秀楼,科甲挺秀,伴随过多少状元郎的寒窗苦读;修文城北的龙岗山阳明洞——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悟道和讲学之所,他的“知行合一”学说,影响深远。

  贵阳幽深的小巷,撑着老式油纸遮阳伞的凉食摊坐下,啜一小瓷碗糖水冰粉粥,清凉是颊齿留芳的甜蜜。再品饮一杯先苦后甘的小叶苦丁茶,清凉又变成了滋润肺腑的悠长回味。如果再让都匀人米酸炮制的酸汤饭,凯里人西红柿酿成的酸汤鱼锅底,以及贵州各地夏季餐桌上随处可见的素瓜豆、水豆花、凉拌折耳根等等一齐上阵,味觉,被推上无以复加的清凉峰巅。

  山水安顺

  夜郎故国 屯堡文化

  贵州号称“千瀑之省”,最摄人心魄的,是安顺黄果树大瀑布群。

  这片古老的土地,因群山环绕,总是让各种文化能安静保存,逾时千百年,无形间渐成幽远文明最鲜活的档案馆。穿行贵州,就像翻阅这份浩繁的文明档案,一个个类似云山屯、傩戏的时光隧道,出现在行者面前。

  虽然距离江南千山万水,但住在寨子里的屯堡人就是600年前从南京派来屯垦戍边的军人后裔,已繁衍20余代,至今沿习明王朝时代汉族的诸多习俗,无论是充满江南韵味的方言,还是女人们的古老衣着。

  这些特殊居民是特殊年代的特殊移民。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钦命颖川候傅友德统兵30万经贵州安顺挺进云南,征剿分庭抗礼的元朝梁王。平定云南之后,因地险难以用兵,客兵不能久停,故制定移民戍边重要国策。朝廷下令,将戍守者的父母妻儿从南京、安徽、湖南等地全部迁至戍地,令卫军无妻者就地完娶;所有军士都要安家落户就地屯垦;七分屯种三分武备世代相承。安顺屯堡人由此产生并世代繁衍。

  屯堡文化在贵州乃至在中国都极为奇特。600年来,他们回忆着祖先的显赫军功,思念着江南故土的清风明月;他们不改乡音,不改服饰,不改祖先崇拜的心理,不改生死歌哭的仪式……“屯堡现象”,是这个夜郎故国边塞文化的最好注脚。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晚潮 D0004 穿行贵州 2008-4-24 1859B8F01789C53B4825743400224EDB[A1-徐澜≈B1-徐澜≈B1-文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