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6版:每日新闻·桥梁
3  4  
PDF 版
· 市民代表说得有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4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本报“桥梁”搭到建委
市民代表说得有理
■脚手架规定最低高度 ■建委牵头协调电力、通信铺线工程
■聘请居民当监督员 ■南都德加东门口人行道铺了一半又停了

■本报记者 余雯雯 本报通讯员 杭 建 黎 莉
  本报“桥梁”搭到建委

  市民代表说得有理

  市民代表

  原声重放

  ■脚手架规定最低高度     ■建委牵头协调电力、通信铺线工程

  ■聘请居民当监督员        ■南都德加东门口人行道铺了一半又停了

  4月15日至23日,钱江晚报与杭州市建委连续与市民互动,关注“两纵三横”道路整治工程。其间,本报共接到了300多个热线电话,市民既反映了很多实实在在的问题,也给道路建设者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报道引起了杭州市委、市政府领导以及杭州市建委的高度重视。

  带着百姓声音,昨天,本报再搭“桥梁”,请市民与杭州市建委副主任刘卫、还有各家施工单位负责人面对面,目的只有一个:让好事做得更好。

  避免反复开挖 科学安排工序

  “政府修路是好事也很有必要,我们老百姓的要求很朴素,就是希望道路施工:好一些、快一些、文明一些。”市民代表许亦敏昨天早早地来到了桥梁现场,第一个发言。

  许亦敏住在文三西路,自从施工以来,他就非常关心这个道路工程,时不时地去转一转,看看整修情况。发现问题了,他就记下来。

  “道路施工是很复杂、很难的工程,我们能体谅这个难处,但是难不等于做不好,而是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比如路面开挖的问题,反复开挖,地下的管线就包括水、电、煤气等几种,建委完全可以在施工前协调好,统一施工。另外,我认为地下工程的规划,应该想得超前一些,管线、管道的质量好一些,省得隔段时间重新弄。”

  许亦敏还认为,立面整治和道路施工的顺序不合理,“人行道、慢车道刚弄好,就放上立面整治的材料,等到立面做完了又去补修慢车道,这个顺序不对,相互有干扰,建议以后先做立面改造,然后再进行路面施工,可以减少很多麻烦和重复施工。”    

  最低1.72米 脚手架慌兮兮

  家住教工路52号的王伟反映了一个问题:“我们这里做立面整治的时候,因为楼层都比较高,工人的工作有危险性。但是我们经常会看到他们没戴安全帽,或者没系安全绳就开始工作,揪心啊!”王伟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安全施工不仅是对老百姓负责,也是对他们施工人员自己负责。”

  说到这里,旁边的许亦敏也插了句,立面整治时候搭起的脚手架最底层的架子过低,“我自己去量过,只有1.72米,那么很多行人会碰到头,建议为了周边市民的安全,能不能提高一点脚手架的高度。”

  窨井要加盖 争取月底干完

  住在南都德加东区的曹秋月一到现场,就给记者看了一张她昨晚手机拍的照片。“你看,这个施工场地连窨井盖都没有盖上。”曹秋月说,他们小区的出入口过年前就开始堆放建筑材料,对居民出入造成了影响。“我就看到一位老太太被没放好的石板绊倒,摔得不轻。”

  听完曹秋月的话,负责南都德加门口施工的负责人金跃民就立刻做了回应。“这个地方年初开始施工,结果碰到了桥梁抬升的规划问题,要预留出一些地方,所以一直没动。现在规划出来了,我们已开始施工,争取4月底之前就可以铺好。对于窨井盖,之前是被偷走了,一直没有找到归属单位,现在已经找到(中国联通),会尽快解决。”

  非机动车道变窄 实为不得已

  文一路完工得比较早,但李娟走慢车道却不怎么舒服:“文一路改建完了后,感觉人行道和慢车道设计得不太到位,太窄了。人行道很多地方只有2米宽。像物美门口,这里人流量本来就大,现在自行车还放在人行道上,和以前没有什么两样。”

  李娟认为,现在文一路从四车道改成了六车道,解决机动车的问题,但丝毫没有改变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出行问题,似乎和杭州所提倡的多骑自行车等公共交通理念有所矛盾。

  针对李娟提出的问题,建委副主任刘卫说,目前文一路不仅承担着城西居民的出行问题,还承担着德胜快速路过来的车辆。所以目前来说,肯定要把机动车道考虑得很充分,人行道的问题也是迫于无奈,但只要条件允许,一定想办法改进。    

  请热心市民当“义务监督员”

  昨天,市民许亦敏在说到监督责任的时候,突然冒出了灵感:“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可能忙不过来管细节,那么你们可以在沿线请一些义务监督员来管管。热心市民有很多啊,就像我,退休了有时间的。要求就是一定要有热心肠,关心道路施工,让他们经常性地进行监督,及时反映问题,相信效果会不错。”

  许亦敏的想法,现场很多人都表示肯定。杭州市建委的相关负责人也对这个提议非常赞同,他告诉记者,其实早在“一纵三横”时期,建委就曾经规定施工单位和社区共建,请一些热心市民担任监督员。现在,中山路道路整治也正从社区中请一些热心市民做监督员,过不了多久,这些监督员就会拿着聘书上岗监督了。他表示,经过市民的再次建议,他们会在今后的工程中把这个举措推广开,形成一种良好的监督机制。    

  “两纵三横”的互动报道今天告一段落。今后,本报将继续关注杭州市的道路建设,市民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及时向我们反映(热线96068)。

  ■本报记者    余雯雯

  本报通讯员 杭 建 黎 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桥梁 A0006 市民代表说得有理 ■本报记者 余雯雯 本报通讯员 杭 建 黎 莉 2008-4-24 钱江晚报a00062008-04-2400004;钱江晚报a00062008-04-2400022;钱江晚报a00062008-04-2400023;钱江晚报a00062008-04-2400020;48257178002CE17348257434004A5295[A1-余雯雯≈B1-温浩杰];钱江晚报a00062008-04-24000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