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7版:人文·晚潮
3  4  
PDF 版
· 爱,如此琐碎
· 何谓清福
· 烧野饭
· 母亲
和她的干女儿们
· 耕斋点评
· 首饰的情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5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烧野饭
■庄月江
  昨天晚餐,妻端出一盆碧玉般晶莹的豌豆夹,鲜嫩,清香。妻说,立夏到了,这几天正是吃新蚕豆和新豌豆的时节。我说,亏你提醒,去年吃立夏饭时,我说要写一篇儿时立夏日烧野饭的小东西,由于懒散,竟拖了一年。

  过立夏日,每个地方都有大同小异的风俗,如吃乌米饭(杭州、富阳一带)、吃蒜豆笋肉饭(海宁、桐乡一带)。我的家乡斜桥,在立夏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烧野饭”。

  “烧野饭,即于露天支锅煮饭,杂以蚕豆春笋等类,煮而分食谓不忌夏。豆笋之类以在农家田地中不告而取为吉,俗称‘立夏饭,不算偷’。今已改在室内煮食笋豆腌肉糯米饭……”从《海宁市志》对“立夏饭”的说法看,立夏这一天,最开心的一定是七八岁的小孩子。对我等生活在四周都是农田的小镇上的孩子来说,这一天比过年还要快活,因为我们可以放肆地到蚕豆田里去摘新蚕豆吃,无顾忌地到人家的竹园里去挖几支春笋,大蒜垅里去拔几根蒜苗,甚至壮着胆子到平时父母不准小孩去的乱坟堆里拔大把大把的野竹笋。

  斜桥还有一种习俗,立夏日“烧野饭”所需的米和肉,可以到米店和肉店里去讨。这一天,镇上所有的肉店米店的老板都分外慷慨,来者不拒且满脸笑容。当然,肉,最多给三四两(十六两为一斤),米,最多给一升。古时候传下来的这一习俗,也许是向没有隔夜粮的穷人家作一次节日的布施。

  立夏日这天的天气一般都很好。一早,我与小伙伴就拎着小竹篮到野外去偷豆和偷笋。讨肉和米,我们怕难为情。米就在我家的米缸里舀,肉便在我父亲买来的五花肉上割,母亲还分给我们一把理干净的大蒜苗。

  烧野饭的地点,就在我家的天井里。当春笋、蚕豆、肉片、蒜苗、米和油一切备料就绪,小伙伴已从后门外拣来了好多桑树条、芦柴棒之类的柴禾,我们将一直放在墙门洞门槛边的那只缸灶抬出来,放在一只石凳上。有一年烧野饭时,铁锅搁上缸灶,锅里倒进菜油,柴禾塞进灶肚,火点着了,油滚沸了,我将春笋、蚕豆、肉片、蒜苗倒入锅里,一时间油烟升腾,正在烧火的小伙伴振华叫了起来:“啥东西?”——“啪嗒”一声,一只砚瓦大的乌龟,连滚带爬地从灶口跌到了石板上——我家天井里养了十多只乌龟,这只乌龟居然爬到缸灶肚里冬眠,醒来后懒得动弹,突然火烧龟甲,幸而逃得快,否则要变成焦炭似的煨乌龟了。

  烧煮十多分钟,“野饭”的香味在天井里弥漫开来,就可以熄灭灶火“焖”了。

  待到饭“焖”透了,揭开锅盖,雾腾腾的蒸气浓香扑鼻,只见笋块润如田黄,肉片红白相间,新蚕豆和蒜苗,犹如绿中泛黄的翡翠,略带蒜味的白米饭色彩斑斓,油光熠熠——这就是儿时故乡一年一度的立夏日“野饭”。尽管时过境迁,只要记得某一天是立夏日,妻总要烧一锅杂以春笋、蚕豆、肉片、蒜苗的“野饭”,虽然是在煤气炉上用高压锅煮的,却也飘散出浓浓的乡土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晚潮 D0007 烧野饭 ■庄月江 2008-5-6 48257178002CE1734825743F0028827A[A5-庄月江≈B1-高建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