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2版:返顾30年
3  4  
PDF 版
· 21年后,关广梅感叹往事
· 采访点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5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个人承包、租赁经营,姓“社”还是姓“资”?1987年,“关广梅现象”引发大讨论
21年后,关广梅感叹往事
■本报特约《辽沈晚报》记者 王晓倩
  很多人对于关广梅出现在公众视线里最后、也最深刻的印象,大概要数1987年10月。她作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被200多个中外记者的话筒、相机、摄像机团团围住,那时,她大方、热情地回应着记者们的种种提问。

  21年后,关广梅和那场由她引发的“姓资姓社”大讨论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历史里无法磨灭的标志性事件。而她,却从改革先锋、新闻人物的光环和纷争中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现在什么都不做了,什么都不做了。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据她自己说,她现在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婉拒各路记者的采访要求。

  租赁8个商店,拥有1000名员工

  关广梅年收入是普通人的12倍

  1987年10月底,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的媒体见面会上,几张崭新的面孔引发了记者的好奇。时年37岁的关广梅和其他三位企业家一起,代表着1980年末中国社会最为重要的新兴力量。

  在记者的追问下,关广梅坦率透露了她在1986年的全部年收入:4.4万元人民币,在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下,这个数字是中国人平均收入的12倍。但关解释说,她真实的收入只是平均值的2.5倍,其他收益都有着多元的处理方式,比如,以奖金的形式返还给工人,做一些未来投资,以及尽可能支持国家建设。

  事实上,关广梅激起媒体兴趣的不仅是财富数据,而是在经济并不发达的辽宁本溪市租赁了8个食品商店、拥有1千名员工,关广梅是当年最富争议的经济人物。

  关广梅1971年参加商业工作,一步步从副食商店的营业员、业务员、门市部主任做到业务副经理。自1984年以后,关广梅的人生被改革开放的浪潮改变,她在改革中摸着石头总结出的经营方式取得了甚至超出她自己预料的效果。

  1984年,她在本溪市蔬菜公司组织的承包招标中,以当年完成12万元,次年完成14万元,第三年完成16万元的利润指标,夺标承包消防副食商店。1984年当年,关广梅当上消防副食商店经理的第一年,就实现利润18万元。

  1985年初,关广梅提出租赁经营的设想,4月29日,她与市蔬菜公司签订了租赁经营消防副食商店的合同,在本溪市第一个开始租赁经营。1986年8月,她承包了本溪市最大、同行业利润最高的东明副食商场。1987年伊始,关广梅和辞职下海的本溪市委政研室处长李明一起合租5家副食商店,形成了以本溪市最大的东明副食商场为龙头的8家租赁经营群体——东明商业集团。

  本溪,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辽宁中部小城,就这样出了个改革先锋关广梅。

  出台45项486条规章制度

  关广梅摸着石头过“租赁河”

  而事实上,关广梅像大多数改革初期的企业家一样,在改革创业初期,没有任何经验和理论借鉴的他们往往在凭一种天生的经商天分和对于市场的敏感在干事业。1998年,关广梅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自己当初的创业之举,略开玩笑地说,“我经商的手气一直不错。”

  1985年4月29日,她与本溪市蔬菜公司签订租赁消防副食商店的合同时,年租金指标定在20万元,合同上明文写着差1万补1万。为了实现租赁指标,关广梅进行了领导体制、精简机构、调整劳动组织、扩大经营范围、分配制度、进货渠道等十项配套改革,出台了45项486条规章制度。这些制度都经职工代表大会通过,成为企业的法规。按法管理、按章行事,每个职工都清楚。    

  而自1981年建店起,连年亏损的本溪蔬菜公司消防副食商店在1986年4月被关广梅租赁后,焕发新姿。她利用消防副食商店的盈利修复了光明商店营业网点,重新培训新职工,经营一个月就扭亏为盈,到年末盈利3万元。

  承包本溪东明副食商场时,关广梅大胆提出创“三个一流”,即一流店貌、一流服务、一流效益。至当年年末,在5个月的时间里盈利3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倍。关广梅租赁的3家副食商场,整体效益都明显提高。

  然而改革的阻力和麻烦还是伴随着商场和个人不断提高的经济收益到来了。1986年开始,关广梅个人租赁经营群体与以往计划经济截然不同的崭新的经营机制、领导机制、管理机制、分配方法、思想工作、社会效益的出现,引起了社会各界或是、或非的种种关注。

  承包经营者和生产工人是什么关系?如果个人说了算﹐工人还能不能说是企业的主人?个人承包的模式是不是又回到了资本主义经营方式?

  长达40余天的大讨论

  关广梅现象,姓“社”还是姓“资”?

  1987年6月开始,《经济日报》推出了长达40余天的连续报道“关广梅现象大讨论”,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商业企业实行个人承包、租赁和租赁群体的经营方式,是姓“社”还是姓“资”的大讨论。正是这场实质上关系着中国经济改革性质认识的大讨论 ,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一直以来,都有专家认为,《经济日报》当年的报道和由此引发的“大讨论”,让人们在积极推进改革的过程中不再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简单推断,而是从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来认识问题。

  在那个时期,城市内的经济体制改革话题还比较敏感,很少有哪家报纸敢做相关的报道。《经济日报》在此做了大胆的尝试,通过大讨论的形式对城市经济改革给与了支持。

  时任《经济日报》评论部主任,后曾任《经济日报》总编辑的冯并在他撰写的《“关广梅现象”提出了什么》一文明确指出,“人们不要动辄提出姓什么问题,不要受旧框框、旧模式的影响,一遇到改革现象,一讲改革人物,就用‘社’和‘资’的陈旧尺度去衡量。观念不改革,我们将永远在姓什么问题上争论不休,徘徊不前。”

  尽管当时写下了如此一针见血的言论,但冯并也坦言,正如关广梅本人面临着是改革还是固守的新旧经济体制矛盾选择的同时,《经济日报》在当时刊发、且如此大规模地刊发这组稿件,也是顶着一定风险的。“关广梅被我们选中,有的人认为很好,有的人认为这个路子有点问题。”但《经济日报》仍坚持参与并主导了这场为中国经济改革思想解放破题的大讨论。“我们的态度很明确的,就是所有权没有变,只不过是经营权,管理层上发生变化,而且是在租赁的条件之下发生变化,租赁基本上是一种法律行为。那么在这个问题上,就谈不到姓‘社’姓‘资’。”冯并说。

  这组报道后来赢得了第九届全国好新闻唯一的特等奖。1987年10月,关广梅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公司不开了,什么都不干了,养老了

  关广梅回归平凡生活

  事实上,围绕关广梅的争论凸现了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新旧观念的冲突。面对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的种种变化,人们多少有些应接不暇。不过,正是在这种博弈中,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普遍认知逐渐确立起来。同时,在政策方面,私营企业主的社会地位正被悄然提升。

  1987年初,同样是辽宁,阜新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大面积推行租赁经营,将395户工商企业实行租赁,成为全国第一个实行大面积租赁制的城市。

  关广梅和由她引发的“关广梅现象”带给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意义已经不言而喻。然而盛名之带给她的,也自然有诸多难言的苦衷。各种讲演、采访、学习让她没有时间听她喜欢的校园歌曲,也没时间看她喜欢的琼瑶小说,更没时间修饰一下自己。1989年,关广梅出任本溪市蔬菜公司副经理,市烟酒公司总经理,自1998年起,她“内退”在本溪市酒类管理办公室,创办了自己的“万美经贸公司”。

  关广梅给自己的公司取名时用了一个“梅”的谐音“美”,公司注册法人代表也不是自己的名字。“我可是出名出怕了!”“出名害得我好苦,你们记者可不知道别人拿着白纸黑字挑毛病的滋味啊!人要是一上报纸,上下左右的人就只看到你的缺点,好像什么优点都没了,怪不怪?”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返顾30年 D0002 21年后,关广梅感叹往事 ■本报特约《辽沈晚报》记者 王晓倩 2008-5-13 钱江晚报d00022008-05-1300018;钱江晚报d00022008-05-1300019;钱江晚报d00022008-05-1300020;钱江晚报d00022008-05-1300021;钱江晚报d00022008-05-1300022 2